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印度想與中國爭奪全球制造業 能行嗎?

時間:2014-11-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印度首相莫迪(NarendraModi)希望其他公司高管也像約翰一樣感受到這個國家基礎設施的改善。入主新德里之前,莫迪曾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在他執政的13年間,古吉拉特一躍成為工業領頭羊,制造業貢獻了整個經濟的28%,只略低于頭號工業大國——中國的30%,而這期間印度全國的貢獻率僅為13%。

約翰金納什科爾(JohnGinascol)是雅培(AbbotLaboratories)全球營養品部供應鏈副總裁,負責保證公司營養品工廠在全球的順利運行。對他而言,經常性停電、路況糟糕、基礎設施漏洞頻出的印度本不應具備任何吸引力,他可承受不起電力、用水或其它生產要素時不時給他“驚喜”。正如他所說,“在我這個職位的人,都渴望全面、優質、可靠的基礎設施。”

然而不久前,雅培卻在印度開辦了第一座工廠。約翰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任何噩夢。10月份,這座位于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工業園區內、價值7.5億的工廠開始了生產。該工廠主要生產喜康寶嬰兒配方奶粉(Similac)和小安素營養補劑奶粉(PediaSure),產品主要面向印度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預計在明年全面運行時,工廠將用工四百人。而針對印度的基礎設施,約翰并未有任何抱怨。他表示,“園區管理方有能力提供優質可靠的電力、水源、天然氣和道路。根本上,基礎設施很到位。”

印度首相莫迪(NarendraModi)希望其他公司高管也像約翰一樣感受到這個國家基礎設施的改善。入主新德里之前,莫迪曾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在他執政的13年間,古吉拉特一躍成為工業領頭羊,制造業貢獻了整個經濟的28%,只略低于頭號工業大國——中國的30%,而這期間印度全國的貢獻率僅為13%。

為了將印度全國打造為工業基地,莫迪正在積極推動“印度制造”運動,以突出持續的改善,吸引外資。在9月25日首次提出這一概念后,莫迪再次高調表示,“我們必須發展制造業,確保國家的年輕一代從中受益。”截至目前,他已放寬地產項目對外資的限制,鐵路系統也開始了全面檢修。

由于財富逐漸從中國流向印度,總理莫迪推動的“印度制造”運動可能會在下一年迎來高峰。盡管印度經濟在2012和2013年大幅衰退,但明年的增長很可能達到6.3%,部分是基于投資者對莫迪充滿信心。法國里昂證券(CLSA)高級經濟學家拉馬立克(RajeevMalik)預測,2016年印度的經濟增速將達到7.2%,超越中國的7.1%。

在莫迪上臺之前,印度的領導人也曾試圖推動制造業。然而,此次中國經濟的放緩可能產生重大影響。中國之所以成為出口大國是基于其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但今日,中國的人力成本已不再便宜如昔。中國的最低工資以兩位數的增長迫使許多公司開始尋找低成本的替代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這些東南亞國家很誘人,但它們缺乏大量的勞動力,而印度勞動力充足。匯豐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Neumann)評價說,“印度是唯一一個有能力接替中國的國家,無論越南還是印度尼西亞都不足以填補中國留下的空間,這就為印度創造了黃金機遇。”

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的數據,印度制造業平均每小時的人工成本是92美分,而中國是3.52美元。但是,馬里蘭大學斯密斯商學院的古普塔(AnilKGupta)教授指出,在道路、海運以及電力系統方面,印度的投資力度還遠遠無法與中國匹敵。“基礎設施的差距會從根本上抵消印度在人力成本上的優勢。”

與總理莫迪站在統一戰線的地方官員正在試圖改變這一局面。中央邦的地方政府正在建造27個工業區,并承諾改善基礎設施,使勞動法和土地占有規定對投資者更有利。批準新勞動法規,簡化雇傭和解雇程序極其重要。

在外交上,莫迪巧妙地利用了中日關系。近期,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中國主席習近平會面后,他為印度贏得了將近570億美元的投資。其中,中國承諾投資200億,日本355億(約合4萬億日元)。大部分資金將用來在德里和孟買之間建造一個以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為特色的巨型工業走廊。馬里蘭大學的古普塔教授認為,此舉的目的就是把這一地區打造成為印度的“廣東省”。中國正是憑借在廣東省建設經濟特區,才得以轉變為出口大國。在政治環境方面,印度已一切就緒,只待其實現。

該消息透露出的機遇讓一些高管感到興奮。印度斯坦建筑公司的主席古勒博-錢德(AjitGulabchand)說,“印度有土地,有勞動力,有一切。難道還擔心全球的制造業者不接踵而來嗎?!”

有一些公司已承諾在印度投資。其中,繼在南部泰米爾納德邦建廠后,福特汽車計劃在2015年再投資10億美元在古吉拉特建廠。汽車零配件制造商日本電產株式會社6月份宣布,計劃投資100億日元在北部的拉賈斯坦邦建廠。11月底,雅馬哈預計投資2.44億美元在金奈附近的泰米爾納德建廠生產小型摩托車,該項投資已吸引了包括減震器生產商KYB株式會社在內的眾多日本供應商。10月1日,日本松下公司宣布與總部在德里的零部件生產商敏達實業有限公司(MindaIndustries)合資,新工廠預計從2018年起每年生產200萬塊汽車電池。

印度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之一巴拉特鍛造公司(BharatForge)的主席巴巴卡利尼(BabaKalyani)說,“許多受阻的項目現在重新啟動了。”支持改革的地方政府,例如由莫迪政黨控制的中央邦和古吉拉特,“將有能力吸引最多的投資。”

然而,投資者仍然有很多原因對投資印度保持謹慎。總部在香港的聯衣制衣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男士襯衫生產商之一,目前中國是其首要的制造國。由于生產成本日趨昂貴,公司CEO羅杰李(RogerLee)表示,公司正在向越南擴展業務。幾年前,公司也曾考慮轉移到印度,但最終放棄。他回想當時說,“在印度,每座工廠都有龐雜的工會組織。一旦各種工會太多,公司很難處理。”為了解決對用工規定的擔憂,莫迪于10月16日宣布了一項改革,用人單位只需提供一份報告,同時滿足16條與用工有關的法律即可。根據印度工業聯合會(ConfederationofIndianIndustry)分析,此項程序簡化將極大地減輕公司的負擔。

福邦(Micromax)是印度最大的國產智能手機品牌,市場份額僅次于三星。該公司利用其本土特征贏得消費者,但組裝手機時,它卻看中了中國工廠。為了在本地生產,像福邦一樣的公司需要各類供應商觸手可及。中國具備這樣的條件,但印度并沒有。公司主席桑杰﹒卡普爾(SanjayKapoor)說,“生產一部手機需要攝像頭,需要屏幕,需要鍵盤,需要芯片。所有這些必須就在你周圍。如果印度能夠創造這樣的環境,那么'印度制造'的夢想就會成真。”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子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