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兩家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商—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在分開15年后將再度合并,成為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巨無霸”。
目前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中,排在前七位的分別為北車、南車、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美國GE和日本川崎。中國兩家合計銷售收入幾乎相當于其他5家的總和。兩家公司的合并進一步鞏固了市場老大的地位。
其實以前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就是一家人,那時候名叫“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為了培育競爭,破除僵化的官僚體制,所以被一分為二變身為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改革后效果顯著,又值中國高鐵飛速發展時期,兩家企業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整體實力得到躍升,不僅坐實了中國軌道交通市場,還開始營銷海外。
但是因南北車的主營產品高度重合,一件產品,兩份投入,造成了一些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在海外營銷時,為爭奪訂單,兩家企業相互壓價、甚至惡性競爭愈演愈烈。比如在2013年阿根廷電動車組招標中,兩家公司相互壓價尤為慘烈,最后中標價甚至只有國際正常單價一半,鷸蚌相爭,兩敗俱傷。現在發展的外部環境已經改變,中國企業需要攜手‘出海’,減少‘窩里斗’,增強話語權,形成海外競爭合力。
此次南北車合并是決策層從國家利益以及整個軌道交通行業國際發展大格局下做出的合理決策。在此背景下,雖然市場作為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但行政的整合力量也不可或缺。
我們看見一個有趣的現象,國家總理出席海外會議或進行國事訪問時,經常當起“推銷員”推銷中國高鐵,可以看出政府對高鐵行業的重視,亦因高鐵是中國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成功的一個典范,也是中國擁有國際競爭力不多的資本與技術密集型行業之一。能夠“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