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機器人國產化 第一梯隊生存現狀

時間:2014-10-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在生產線機器人應用方面,美的家用空調注塑生產線共計投入近200臺、總裝成品下線100余臺。其他電子、部裝裝配機器人近200臺。經公司測算,2013年因自動化提升,美的空調直接人工成本降低了800余萬。

目前機器人的成本平均每年以大約4%的比例下降。機器人產業研究專家羅百輝表示,合適用工業機器人替換人工的領域包括:人力成本很高、對精確度要求很高的領域,人去不了或者由人工完成有損健康的工作。最顯著的行業是汽車,這是一個成熟使用機器人進行生產制造的行業。另外,3C行業(電腦、通訊和消費性電子)是接下來用工作機器人替換人工空間的大行業。中國集中了全球70%的3C產品產能,3C產業目前自動化程度仍較低,構成了一塊中國特殊的、其他國家無法借鑒的機器人市場,目前已實現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的環節主要為外殼、玻璃、蓋板以及最后組裝階段等。預計未來物流、食品飲料、醫藥、塑料、衛浴、沖壓、打磨等行業對機器人的需求增速都會較快。

拓野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無人機、AGV、工業機器人,其機器人產品應用于搬運、弧焊、涂膠、切割、噴漆、科研及教學、機床加工上下料等領域。該公司市場部吳總告訴記者,機械行業中的噴涂、搬運、上下料都是目前替換需求很高的工種。

“機械行業的工人比較累,一般現在90后都不是很愿意干這種活。”拓野機器人東莞分公司蔣仕元總經理表示,尤其是上下料,這一塊的技工成本太高了,珠三角很難招到人,而沖壓也是高危險的工種,每年工傷事故很多,工作太緊張太枯燥,不停重復。

2011年,郭臺銘在富士康員工頻繁出現跳樓事件后曾表示,2012年富士康將以日產千臺的速度制造30萬臺機器人,用于單調、危險性強的工作,提高公司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到2014年裝配100萬臺機械臂。今年4月份,郭臺銘聲稱:“我們許多工廠已經實現了關燈生產,不需要人員,完全靠機械人和機械手。”

家電企業亦是替換大軍之一

記者從美的集團獲悉,從2010年開始,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便已經在各個車間廣泛應用各類三軸、四軸機器人。目前,在生產線機器人應用方面,美的家用空調注塑生產線共計投入近200臺、總裝成品下線100余臺。其他電子、部裝裝配機器人近200臺。經公司測算,2013年因自動化提升,美的空調直接人工成本降低了800余萬。

“成本回收時間是企業考慮最多的因素。”拓野機器人董事長凌琳表示,為客戶做方案時,要計算好成本,“一般而言,能在一年內回收,企業就比較愿意做,因為時間太長,企業怕生產的產品改變,升級完生產線的成本得部分浪費掉。”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外機器人制造企業占據中國約76%的市場份額,發那科、安川、庫卡、ABB四家公司合計占據約65%的市場份額。國內機器人企業則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其中,沈陽新松機器人、安徽埃夫特、廣州數控、拓野機器人是國內機器人生產企業的第一梯隊。

作為一家本土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運營商,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銷負責人告訴記者,國產機器人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核心部件無法自產。“我們現在采購國外的減速器、伺服電機等零部件,相比外企自產自用的成本要高三五倍以上。”

減速器約占一臺機器人成本的35%。由于國內廠商這一核心零部件的成本明顯高于日本企業,所以在整體機器人的成本上很難競爭。

機器人產業研究專家羅百輝指出,目前國產機器人大多為非標機器人,即按照下游中小企業的特定需求做定制化的生產,而國外幾大企業更多是批量化生產的標準機器人,非標機器人能夠適應國內中小企業復雜多變的環境需求,但由于難以批量化生產,這種模式很難誕生出業內的巨頭企業。

在約10%的市場縫隙中,國內數百家機器人企業激烈爭搶。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國內諸多機器人買方正逐步自己制造機器人,甚至成為新的賣方。

汽車行業已有先例。奇瑞汽車公司2012年底就宣布,由奇瑞公司自主研發的200臺機器人開始陸續投入應用,奇瑞將在未來三年內打造初具規模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化基地。

前述了解富士康的機器人行業人士表示,富士康會把一部分機器人替換的項目拿出來招標,但公司自己很重視培育自己的機器人事業部。

“相比于其他行業,家電行業屬于又不愿意出錢又拽的,一個機器人應用招標,能讓十幾家機器人企業去報價和報方案,摸底之后一般選擇最便宜的,經過小批量采購后,自己學會了就自己生產機器人。”分析人士稱,“家電廠商最后估計是自己做機器人,譬如格力、美的。”

雷柏科技更是從買方到賣方的典型。其副總經理鄧邱偉名片上印著另一個頭銜“雷柏機器人總經理”。

鄧邱偉告訴記者,公司已成立了雷柏機器人的部門,現在有50多個人的團隊,就是為了把公司在機器人應用上的經驗形成另外的商業模式,包括做顧問,或者銷售機器人。目前已有10多手機、遙控器等行業客戶,都是輕量級機器人應用在裝配領域,主要在深圳、珠海、河源、東莞等地。除了ABB,安川、庫卡也與公司合作,公司對外銷售的機器人本體多用這些公司的。

“進展比預期的快。”鄧邱偉表示,但自己做機器人其實也很苦惱,因為這塊掙不了快錢,每一個項目(一條生產線上的一個環節)都不同,很不容易,需要很深入思考,一個項目就需要花費五六個月。

“工業機器人行業是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據機器人產業研究專家羅百輝預測,2015年,國內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10000億元,未來五年會實現三倍增長,2020年將超過30000億元,已成為國家戰略產業。截至2014年9月,國內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3600多家,今年1-3季度增加了385家。“市場發展很快,吸引全球主要的機器人公司來到中國,留給中國企業慢慢成長的時間變短,現在機器人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中國機器人要快速融入世界先進機器人的發展趨勢”,世界先進機器人運營商拓野機器人董事長、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會長凌琳表示,跨國機器人公司在中國建設的機器人產業園將全面開花,拓野將攜手世界級機器人布局東莞、長沙等地打造亞太地區最具智慧和創意的機器人綜合集群基地。

作為世界先進機器人運營商的拓野,也在考慮籌建現代工業自動化學院、智能裝備產業園、無人機相關事宜。

所謂智能裝備產業涵蓋服務機器人、教育與娛樂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智能硬件與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機器人占領了‘世界工廠’”。凌琳表示,中國不僅是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國制造業的生產方式都發生了變革,與工業機器人相比,包括服務機器人在內的智能機器人發展更為迅猛,是投資商關注熱點。據統計,其增長率可達2000%—3000%。因此,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發展智能機器人。而歐美日等大學與科研單位均把包括服務機器人在內的智能機器人作為主攻方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美國樂高娛樂機器人,已形成在文化動畫方面機器人產業,據稱達50億元規模。無人駕馭車,美國有可能在未來5年內實現突破。目前智能機器人的前沿技術表現特征為仿生化、智能化、低成本,出現了人工肌肉移動行走、高性能負重、生物感知等技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