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外機器自動化行業發展現狀研究分析

時間:2014-09-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年來由于環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等原因,由投資和出口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向消費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轉變是經濟向后工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投資領域將發生重大改變。

近年來由于環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等原因,由投資和出口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向消費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轉變是經濟向后工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投資領域將發生重大改變,1、國家將重點扶持包括機器人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從政策上看,人均最低工資標準不斷上升,從人口結構和市場供求看,勞動力供給結構性短缺導致勞動力成本提高;3、規模效益和進口替代驅動自動化設備采購成本趨勢下降;4、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內生需求。

從美日機器人發展歷史看,全球機器人市場已進入平穩增長期。根據IFR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17.9萬臺,同比增長12.33%,行業總產值約為275億美元,創歷史高峰。汽車和電子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多的領域,合計占比高達59%。四大工業機器人巨頭占全球市場份額約50%,兩家日本公司壟斷機器人減速器70%以上的全球市場份額。

美國雖是世界首個工業機器人的誕生地,但由于美國當時失業率高而導致政府沒有采取有力的機器人引導和扶持政策而錯過了機器人的黃金發展期。日本由于戰后勞動力短期政府積極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并恰逢日本經濟繁榮期,固定資產投資加速使得日本成為世界公認的“機器人王國”。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顯示:1、勞動力短缺及成本上升是機器人產業初期發展的最主要內生因素;2、政府扶持在機器人產業發展初期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3、工業機器人行業作為價格昂貴的投資設備,其快速發展與制造業投資密切相關;4、發達國家機器人行業發展后期主要依賴于全球擴張。

我國機器人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機器人行業已經初具規模,但仍處在發展初期:

1、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3.7萬臺,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但我國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遠低于國際水平,2012年全球平均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為55臺,而我國僅為21臺,是日本的1/16,未來提升空間巨大;

2、從應用領域看,國外企業主要生產價值量較高的機器人且應用領域比較集中(汽車占50%),而國內機器人則主要應用于對性能要求較低的領域,價值量普遍偏低;

3、我國機器人產業鏈尚不完善,國內沒有能夠提供規模化且性能可靠的減速機等核心部件企業,本體核心技術被外資壟斷,只有系統集成商依靠本土優勢發展迅速。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