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革命”潮涌全球

時間:2014-09-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工業機器人市場被abb、德國庫卡(kuka)、日本發那科(fanuc)和安川電機(yaskawa)等國外品牌占據。國產機器人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以及工藝等多個方面都和發達國家產品存在差距,正處在發展的起點。

今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透露的信息表明:“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而且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機器人革命”將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由于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機器人技術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制造機器人的軟硬件技術日趨成熟,成本不斷降低,性能不斷提升,軍用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家政服務機器人已經成為現實,有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已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思維和學習能力。機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國家紛紛加緊布局,搶占技術和市場制高點。

從太空站到手術臺

機器人在宇航事業中能夠發揮的巨大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在這方面,中國民眾近年來了解得越來越多了。前陣子人人爭睹的月球車“玉兔”,就是機器人在探月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鮮明例子。“玉兔”和“好奇號”、“機遇號”等小伙伴的出色表現說明,機器人正在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偉大征程中貢獻力量。

致遠可達星辰,探微可至細胞。在外科手術室,機器人可以借助三維成像技術使用一條小型機械臂,即可精準而且完全無抖動地用一枚探針,在一個可能只有幾毫米大小的腦瘤上完成取樣。

機器人大展身手的舞臺還有很多。擁有細長靈巧手指的機器人將更多地出現在養老院,承擔護理工作;可以自動行駛到你身邊,到達目的地后自動返回的無人駕駛汽車也有望很快投入使用;能夠在自然災害地區持續巡航幾個星期的無人飛機也是呼之欲出。

制造領域的“革命”

從自動化、信息化到機器人化,產業革命的浪潮一波緊跟著一波。廉價的傳感器和人工識別、機器學習、分布式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終于將機器人送上了從體力勞動到腦力勞動的各個崗位。浙江大學智能系統與控制研究所機器人實驗室主任熊蓉教授說,在精確作業和重復作業領域,機器人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能夠極大地提高產量和質量。

“從全球來看,制造業是目前機器人應用最為廣泛深刻的領域。”熊蓉指出,隨著美國等發達國家近年相繼提出“再工業化”新戰略,先進工業機器人獲得巨大青睞,和人工智能技術與數字機床一道被視為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技術手段。

中國機器人正起步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今年6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2013年購買了3.656萬臺工業機器人,購買量相當于全球總規模的五分之一,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首位。數據還顯示,2008年至2013年,中國購買機器人數量年均增長36%,是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

“城市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和勞動成本上升,及其他各種因素,使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我們已經意識到了‘機器換人’的緊迫性。”但是,中國尚未出現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企業。熊蓉介紹,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工業機器人市場被abb、德國庫卡(kuka)、日本發那科(fanuc)和安川電機(yaskawa)等國外品牌占據。國產機器人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以及工藝等多個方面都和發達國家產品存在差距,正處在發展的起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