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中越來越多傳感器的使用,單獨的控制單元sensorhub成為業界潮流。“sensorhub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未來隨著傳感器越來越多,我們確實需要把一部分處理的能力從主芯片轉移到sensorhub上面。AMS現在也在和相關主流廠商共同合作開發軟件。甚至在很多合作中,這些公司也把我們當成他們指定的一個平臺。”Laney表示,“關于SSoC,也就是所謂的片上系統傳感器,其實是有兩種解決方案的:一種是全集成的解決方案,主要應用在可穿戴的電子產品上面,里面包括傳感器和接口;另外一種是應用在智能手機里面,可能這種片上的傳感器解決方案只能處理一部分傳感器所反應出來的信息和數據,另外一部分仍然不能處理,這樣一來就要求片上系統提供相應的接口與其他芯片進行互連互通,AMS在這方面可以提供相應的支持。”
隨著近段時間可穿戴設備升溫加劇,心率傳感器也隨之成為炙手可熱的傳感器技術之一,而這也是AMS非常重視的一個戰略重點。“在今年晚些時候,我們在SSoC方面也會有針對心率傳感器的全新產品推出,它也是一個集成的芯片,里面會包括心率傳感器和一些其他功能。同時,我們其他的傳感器產品,例如非接觸式手勢傳感器,其實也是支持心率監控的,我們可以對非接觸的手勢傳感器做一些調整,使他們也可以用于心率監控。”
除此之外,AMS現在正在開發的新一代非接觸手勢傳感器以及下一代模塊化傳感器也將支持心率檢測功能,而且準確率會更高。“很多心率傳感器會受到很多變量的影響,例如監測運動員心率脈搏的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很多的汗,但是比較復雜的傳感器就不會受到這些影響。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的這個產品剛上市就有很多人感興趣,因為它能解決很多穩定性的問題。各種運動,戴得緊或者松都會對準確率產生影響,現在來說是很準的,誤差率幾乎可以接近每分鐘只差一下而已。當然在很多其他真實的應用環境中可能會有差異,比如出汗了或者表戴的松緊程度等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更多的算法。我們會在產品推出前做盡量多的調校,保證質量。”Laney解釋說。
他繼續表示:“剛剛所說的裝置可以測量心率、脈搏以及血氧以及血糖,它使用三種LED,兩顆綠光LED,一顆紅光LED,一顆紅外的,這種多光譜的測試和傳感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另外,我們還有自己的算法,這種多光譜的測試可以確保數據更加精確。當然,這種全新的設備不光是可以測心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測出心率變化的程度,反應人體的健康狀況。我們可以對測量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也可以通過調節測量的光譜寬度重新獲取信息量,對數據進行再分析。這個產品的研發難度不光是在硬件上,更多的是算法。另外,我們和一些醫療機構一起收集大數據,因為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大數據做分析才能得出完整且準確的算法。比如說做指紋測試或者是虹膜測試,除了簡單的原理支撐外,我們還需要到大街上收集5萬個人或者10萬個人做各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