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成為中科院最重要支撐平臺

時間:2014-08-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作為中科院技術支撐體系的重點建設內容,其定位是建設成為中科院科研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區域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支撐平臺。中心共有10家成員單位,有效在網共享設備480余臺,總價值超過11億元人民幣。

目前,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建設,正在成為科研人員關注的熱點。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作為中科院技術支撐體系的重點建設內容,其定位是建設成為中科院科研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區域”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支撐平臺。據了解,在北京地區,目前有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北京生命科學、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3家大型儀器區域中心。

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作為中科院技術支撐體系的重點建設內容,其定位是建設成為中科院科研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區域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支撐平臺。中心共有10家成員單位,有效在網共享設備480余臺,總價值超過11億元人民幣。

目前,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建設,正在成為科研人員關注的熱點。在這方面,中科院布局較早。早在“十一五”期間,中科院根據區域特點和學科共性,就規劃和部分啟動了一批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有效推動了區域內研究所大型儀器設備的協作共享。

2014年4月14日,根據中科院統一布局,中科院北京納米科學與中科院北京物質科學這兩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正式合并為中科院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名稱暫定),將由10家中科院所屬單位共建,其中,中科院物理所擔任牽頭單位。

這一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的建設情況如何?在中科院與北京懷柔區科技服務雙向對接會上,中科院物理所副所長文亞詳細介紹了該中心的相關情況。

最重要的支撐平臺

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作為中科院技術支撐體系的重點建設內容,其定位是建設成為中科院科研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區域”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支撐平臺。

文亞介紹說,中科院在“十一五”期間,先后部署和啟動了首批10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十二五”期間又規劃新建了4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其中交叉學科領域有5個,資源環境領域有4個,生命科學領域有5個,這些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分布在全國9個省市。

據了解,在北京地區,目前有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北京生命科學、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3家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蒲腥藛T只需要登錄“中科院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平臺”并進行檢測預約,相關儀器管理員就會根據情況給予申請者及時回復。

就北京的這3家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而言,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的成立時間最晚,但因為整合了原有的兩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可謂“兵強馬壯”。

該中心的組成部分之一,原北京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組建于2008年12月,是中科院創新三期加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重要舉措的成果之一,它集成了納米表征與檢測、納米材料與制備、納米生物醫藥和納米結構環境效應、納米加工與新型納米器件等4個技術支撐平臺的頂尖研究設備。

而原物質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組建于2008年11月,集成了材料結構物性分析表征與器件研究和物質科學低溫保障、物性測試與溫度標定等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公共技術測試平臺和特色尖端技術支撐平臺的頂尖研究設備。

“目前,中心共有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理化技術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過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半導體研究所、微電子研究所、電工研究所等10家成員單位。中心有效在網共享設備480余臺,總價值超過11億元人民幣。”文亞介紹說。

目前,該中心的學科領域分布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藥等基礎研究,信息存儲、能量轉換、工程技術、生命醫藥等應用研究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心各成員單位一貫秉持“開放、共享、協作、創新”的服務宗旨,對使用者采取非營利性的成本補償式收費,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優先保障自身承擔的科研任務需求的前提下,切實提高儀器設備的共享共用,促進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促進相關領域持續創新

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的對外服務有哪些特色?對此,文亞也進行了詳細介紹。

他表示,在中科院及國家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資源整合與統籌新建,目前該中心已擁有一批國際一流特色裝備。

“比如我們擁有‘雙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納米生物多功能成像系統’等一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甚至國際唯一的平臺或設備,涵蓋衍射、散射、光譜、光學、成像、正電子等多尺度測試手段,可進行材料的成分、結構、物相等全方位分析。”文亞說。

另外,中心的服務類型非常豐富,圍繞核心設備及行業領軍人物打造的一流特色平臺,可以從事測試服務、合作研究、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等多項工作。

“就對外服務而言,我們既支撐重大科研任務,又服務于地方和企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文亞介紹,目前,中心廣泛面向成員單位及全國的研究所、高校、企業等單位提供開放、共享服務,已先后為數百項重大科研項目提供了完整的技術支撐服務。

“在支撐國家重大科研任務方面,我們中心為神舟系統和天宮系列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北斗衛星、國產宇航服研制等做了大量工作。”文亞說。

在服務地方、企業重點需求方面,中心平臺設備已經為數百家企業、社會單位等提供服務累計超過13萬小時。中心曾經在金融危機爆發時,利用各單位的科研優勢,免費服務社會。比如,2010年響應中科院號召,中心所有成員單位為數百家科技企業免費提供測試服務:化學所就曾基于有機及聚合物材料光電性能與器件研究平臺,通過有效的質譜數據確定產品中的微量雜質成分,幫助新疆某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促使該公司產品出口價格翻番,新增年產值近億元;高能所也曾基于先進射線的物質科學應用平臺,為南京博物館檢測戰國文物“陳璋壺研究其內部結構之間的加工工藝,解決了關鍵技術問題,為相關文物的復原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外,在行業認證認可方面,我們中心也有許多權威的認證機構。比如,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標準與檢測實驗室是國內第一個通過認證認可的納米檢測實驗室;電工所太陽能光伏檢測平臺是院內唯一一家專門從事光伏檢測,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權威性檢測機構;理化所擁有國內唯一的0.65K~773K全溫區覆蓋的溫度標定系統。”文亞介紹說。

“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開放、共享、協作、創新的理念,實現中心儀器、人才、服務的全方位開放。我們期待與社會各界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文亞最后表示。目前,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建設,正在成為科研人員關注的熱點。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作為中科院技術支撐體系的重點建設內容,其定位是建設成為中科院科研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區域”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支撐平臺。據了解,在北京地區,目前有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北京生命科學、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3家大型儀器區域中心。

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作為中科院技術支撐體系的重點建設內容,其定位是建設成為中科院科研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區域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支撐平臺。中心共有10家成員單位,有效在網共享設備480余臺,總價值超過11億元人民幣。

目前,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建設,正在成為科研人員關注的熱點。在這方面,中科院布局較早。早在“十一五”期間,中科院根據區域特點和學科共性,就規劃和部分啟動了一批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有效推動了區域內研究所大型儀器設備的協作共享。

2014年4月14日,根據中科院統一布局,中科院北京納米科學與中科院北京物質科學這兩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正式合并為中科院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名稱暫定),將由10家中科院所屬單位共建,其中,中科院物理所擔任牽頭單位。

這一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的建設情況如何?在中科院與北京懷柔區科技服務雙向對接會上,中科院物理所副所長文亞詳細介紹了該中心的相關情況。

最重要的支撐平臺

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作為中科院技術支撐體系的重點建設內容,其定位是建設成為中科院科研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區域”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支撐平臺。

文亞介紹說,中科院在“十一五”期間,先后部署和啟動了首批10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十二五”期間又規劃新建了4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其中交叉學科領域有5個,資源環境領域有4個,生命科學領域有5個,這些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分布在全國9個省市。

據了解,在北京地區,目前有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北京生命科學、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3家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蒲腥藛T只需要登錄“中科院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平臺”并進行檢測預約,相關儀器管理員就會根據情況給予申請者及時回復。

就北京的這3家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而言,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的成立時間最晚,但因為整合了原有的兩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可謂“兵強馬壯”。

該中心的組成部分之一,原北京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組建于2008年12月,是中科院創新三期加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重要舉措的成果之一,它集成了納米表征與檢測、納米材料與制備、納米生物醫藥和納米結構環境效應、納米加工與新型納米器件等4個技術支撐平臺的頂尖研究設備。

而原物質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組建于2008年11月,集成了材料結構物性分析表征與器件研究和物質科學低溫保障、物性測試與溫度標定等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公共技術測試平臺和特色尖端技術支撐平臺的頂尖研究設備。

“目前,中心共有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理化技術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過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半導體研究所、微電子研究所、電工研究所等10家成員單位。中心有效在網共享設備480余臺,總價值超過11億元人民幣。”文亞介紹說。

目前,該中心的學科領域分布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藥等基礎研究,信息存儲、能量轉換、工程技術、生命醫藥等應用研究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心各成員單位一貫秉持“開放、共享、協作、創新”的服務宗旨,對使用者采取非營利性的成本補償式收費,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優先保障自身承擔的科研任務需求的前提下,切實提高儀器設備的共享共用,促進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促進相關領域持續創新

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的對外服務有哪些特色?對此,文亞也進行了詳細介紹。

他表示,在中科院及國家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資源整合與統籌新建,目前該中心已擁有一批國際一流特色裝備。

“比如我們擁有‘雙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納米生物多功能成像系統’等一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甚至國際唯一的平臺或設備,涵蓋衍射、散射、光譜、光學、成像、正電子等多尺度測試手段,可進行材料的成分、結構、物相等全方位分析。”文亞說。

另外,中心的服務類型非常豐富,圍繞核心設備及行業領軍人物打造的一流特色平臺,可以從事測試服務、合作研究、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等多項工作。

“就對外服務而言,我們既支撐重大科研任務,又服務于地方和企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文亞介紹,目前,中心廣泛面向成員單位及全國的研究所、高校、企業等單位提供開放、共享服務,已先后為數百項重大科研項目提供了完整的技術支撐服務。

“在支撐國家重大科研任務方面,我們中心為神舟系統和天宮系列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北斗衛星、國產宇航服研制等做了大量工作。”文亞說。

在服務地方、企業重點需求方面,中心平臺設備已經為數百家企業、社會單位等提供服務累計超過13萬小時。中心曾經在金融危機爆發時,利用各單位的科研優勢,免費服務社會。比如,2010年響應中科院號召,中心所有成員單位為數百家科技企業免費提供測試服務:化學所就曾基于有機及聚合物材料光電性能與器件研究平臺,通過有效的質譜數據確定產品中的微量雜質成分,幫助新疆某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促使該公司產品出口價格翻番,新增年產值近億元;高能所也曾基于先進射線的物質科學應用平臺,為南京博物館檢測戰國文物“陳璋壺研究其內部結構之間的加工工藝,解決了關鍵技術問題,為相關文物的復原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外,在行業認證認可方面,我們中心也有許多權威的認證機構。比如,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標準與檢測實驗室是國內第一個通過認證認可的納米檢測實驗室;電工所太陽能光伏檢測平臺是院內唯一一家專門從事光伏檢測,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權威性檢測機構;理化所擁有國內唯一的0.65K~773K全溫區覆蓋的溫度標定系統。”文亞介紹說。

“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開放、共享、協作、創新的理念,實現中心儀器、人才、服務的全方位開放。我們期待與社會各界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文亞最后表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