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換人”瞄準東莞千億元的智能制造市場

時間:2014-08-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調研顯示,企業開展“機器換人”投入較大,動輒投入達到百萬元甚至千萬元。新辦法就是借助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力量,由各相關部門定期向相關金融服務機構推薦,為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提供多樣化融資服務。

日前,東莞醞釀已久的“機器換人”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印發,預計到2016年完成相關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機器換人”應用項目1000-1500個,力爭推動全市一半以上規上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使其勞動生產率由2013年8萬元/人提高到11萬元/人以上。政策強調“支持本地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研發生產”,同時為智能裝備產業帶來商機,力爭到2016年產值達到350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

政策:試點推行“撥貸聯動支持計劃”

三年規劃預計在電子、機械、食品、紡織、服裝、家具、鞋業、化工、物流等重復勞動特征明顯、勞動強度大、有一定危險性的行業領域企業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全面推動實施“機器換人”。這一政策也采用了今年財政的創新方式機制,在“機器換人”項目中試點推行“撥貸聯動支持計劃”,采取“先政府立項、后銀行貸款、再財政撥款”的形式進行支持,通過財政資金激勵撬動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支持企業實施“機器換人”。

部門解讀:利用社會資本撬動“機器換人”

“企業開展‘機器換人’投入較大,動輒投入達到百萬元甚至千萬元,而成本回收可能需要3-5年,很多小微企業不一定具備資金實力。”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認為,新辦法就是借助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力量,由各相關部門定期向相關金融服務機構推薦,為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提供多樣化的貸款、融資租賃等融資服務。

政策:推動完善智能裝備產業體系

與三年計劃配套出臺的還有《關于加快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進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建設、引進和培育龍頭骨干企業等措施,幫助東莞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體系,打造2-3個工業機器人產業園和6-8個智能裝備產業集聚區。東莞的目標,是“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

業界反應:瞄準東莞千億元的智能制造市場

雖然東莞市推行“機器換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臨一些困難,主要在設備、資金和人才方面,具體表現在智能裝備尤其是工業機器人本地研發制造能力不足,主要依靠引進德國、瑞士、日本等地區的庫卡、ABB、川崎等國際知名品牌。

唯美陶瓷2007年就率先進行機器換人,公司制造中心總經理鐘偉強坦陳:“國產設備水平達到可以替代的標準的話,我們都換了國產設備,因為價格和維修服務都更為便宜。大部分建筑陶瓷進口設備未列入免關稅名錄,造成企業稅負重、資金壓力大。希望這類設備不要成為優惠的盲點。”

東莞市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理事長、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豐禮早就瞄準東莞千億元的智能制造市場。他認為東莞已經有許多工廠具備制造智能裝備的能力,但要讓智能裝備成為一個“產業體系”,不能只是“賣機器人”,更重要是為工廠改造提供整套自動化解決方案,這也是裝備制造業需要轉型升級的部分。

調研顯示,企業開展“機器換人”投入較大,動輒投入達到百萬元甚至千萬元。新辦法就是借助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力量,由各相關部門定期向相關金融服務機構推薦,為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提供多樣化融資服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