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謹防“光伏”泡沫覆轍

時間:2014-08-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3D打印是一種“增材制造”技術,像打印機一樣,用疊加、層疊的辦法制成產品,大大降低了設計與制造的復雜度,被認為是制造領域的革命性發明。

3D打印這項被認為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新型制造技術近來紅透大江南北,成為各地紛紛搶灘的新經濟增長點。當前,一些地方爭相上馬3D打印工業區、產業園,甚至一些鄉鎮也要建3D打印產業園區,大有跑馬圈地之勢。專家表示,一哄而上只會帶來“虛火上升”,如不能及時規范、引導,恐重蹈光伏產業的泡沫悲劇。

一哄而上鄉鎮也建產業園

3D打印是一種“增材制造”技術,像打印機一樣,用疊加、層疊的辦法制成產品,大大降低了設計與制造的復雜度,被認為是制造領域的革命性發明。

隨著各地政府日益重視,3D打印產業已在全國遍地開花。3月下旬,全國首個3D打印技術產業創新中心落戶南京;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已在未來科技城規劃200畝土地,用于建設華中科技大學3D打印產業園;湖北省相關產業規劃也在抓緊制訂;此外,珠海、青島、成都、渭南等地也正在籌建3D打印技術產業創新中心、3D技術產業園區等。

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林鑫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全國至少有數十個地方與他們聯系,希望到當地去建中心、設園區,大有“一哄而上”之勢。華中科技大學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史玉升教授也表示:“全國到處都搞3D打印工業區、產業園,甚至有些鄉鎮也要建3D打印產業園區,這就熱得過了頭了。”

無序上馬無法形成聚力發展

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3D打印不可能取代大規模制造,而應該作為傳統產業的補充和優化。

史玉升告訴記者,傳統的制造技術有數百年乃至數千年歷史,而作為增材制造的3D打印技術僅25年歷史,還處在“嬰兒期”,技術成熟度、生產適應性、應用普及性都還需要攻關和提升。

清華大學生物制造與快速成形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險室主任林峰教授也認為,目前3D打印的商業化仍在起步階段,前景尚不明朗。

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增材制造增長率雖然達到28.6%,但是直接產值也僅為22.04億美元,還是一個規模很小的產業。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制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研室主任李滌塵教授認為說:“僅就人才而言,目前真正3D打印技術人才,全國也就七八個團隊、四五十人,全國各地紛紛發展產業園,人才嚴重不足。”

專家表示,各地政府相互攀比、分散發展,甚至盲目上馬、低水平重復,無法使3D打印產業形成聚力發展的態勢,長此以往,3D打印產業有可能重蹈光伏產業無序發展、惡性競爭的覆轍。

理性投資促進應用是關鍵

專家建議成立專項組,對3D打印技術和材料進行集中攻關。他們認為,目前北京、西安、武漢等已經形成有實力的技術研發中心,國家應該以這些地方為中心合理布局加大扶持,而不能再走上“撒糊淑面”的老路,在全國到處“點火冒煙”。

林峰認為,目前國內3D打印產業規模很小,但發展卻有點過熱,如果企業和資本大量涌入,短時間內不可能產生效益。擴大市場和應用才是各地應該做的,而不是一哄而上地生產設備。

專家指出,中國的3D打印產業還處于發展初期,市場容量較小,應該在支持技術開發的同時,要扶植3D打印的市場開拓,包括3D打印的應用、服務、教育培訓等。只有市場應用進一步拓寬,3D打印產業才會真正發展壯大起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