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首款國產機器人亮相 四大家族中國謀布局

時間:2014-07-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首款在中國生產的機器人Racer已開始全球供應使用。機器人真的大踏步地來到我們身邊嗎?這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我國的機器人工業將迎來怎樣的前景?

在近日舉行的2014年中國國際機器人大會上,眾多國內外知名的機器人企業展示了他們的最新技術和最高端的產品,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500kg機械手成為國內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新突破,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此外,除了傳統的重型工業機器人外,人機交互的合作型機器人也開始被廣泛應用到電子、食品、醫療和物流等各大主流領域,“未來智能服務型機器人”亮相。

去年,我國購買機器人數量超過3.6萬臺,超過日本、美國和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購買國。首款在中國生產的機器人Racer已開始全球供應使用。機器人真的大踏步地來到我們身邊嗎?這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我國的機器人工業將迎來怎樣的前景?

首款國產機器人亮相全球

記者在近日舉行的2014年中國國際機器人大會上了解到,意大利柯馬在中國昆山成立機器人研發中心,方便為中國本土客戶研發產品及提供解決方案。其旗下生產的Racer機器人是首款在中國生產,供應全球使用的機器人。

柯馬機器人事業部全球總裁Mathias說,“Racer是柯馬機器人家族中第一款供應全球客戶的在中國制造的機器人型號。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年增長率將達到GDP增長率的兩倍。”

中國機器人制造企業新松機器人公司總裁曲道奎也表示:“中國的機器人市場每年都在以15%到20%的速度增長,遠遠領先于全球平均的機器人裝機量。”

據悉,在國內,“機器人廚師”、“機器人服務員”、“機器人掃地機”悄然現身。近日在哈爾濱上游街的科學宮出現的“機器人主題餐廳”吸引了眾多目光。可坐下百余人的用餐區內有20余臺機器人,地面送餐的“小藍”是個“女服務生”,裝有避障探測器,不用擔心會撞到顧客身體,遇到前方有人時,“她”會溫柔地說“請您讓一下,我很忙”,將菜送到桌前,機器人會說:“客人您好,這是您點的菜,請您用餐。”廚房里炒菜的也是機器人“大廚”,烹飪機器人會做東北菜、川菜等30余種菜肴,煮水餃就更不在話下。

此外,“掃地機器人”、“擦窗機器人”近日也已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小家電。據悉,“掃地機器人”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已逐步蠶食傳統的吸塵器市場份額。

曲道奎表示:“國內不少機器人企業都已經投入大量研發力量,目前從內部核心,到系統和軟件等關鍵性的技術都是自主的版權。”

機器人有助降低用工成本

除了消費市場,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令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更加迫切。據了解,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間,中國制造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長了3倍,年平均增幅達15%。而機器人價格則每年下降30%,投資回報期縮至1~3年。

曲道奎表示,中國在很多高危領域出現用工荒,機器人的發展正好解決了這部分用工難的問題。而蘋果手機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此前也宣布了一項“三年購買一百萬臺機器人”的計劃。

統計表明,目前,我國大約60%的機器人用于汽車制造,而人機交互的合作型機器人開始被廣泛應用到電子、食品、醫療和物流等各大主流領域。惠州辰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余翀表示,“這幾年人力成本是逐年在上漲,每年差不多要漲10%到20%。

我們原來一條生產線,可能要5到6個測試人員,上了機器人,一個人就搞定了。我們終極的改造目標是,整個生產線只用1到2個人員,跟機器人配合。”深圳雷柏科技已實現了用機器人來生產鍵盤鼠標,1年之內企業員工從3200多人降低到1200人,年節省的人力成本高達8000萬元。截至目前,滬深兩市涉足機器人的公司已超過30家。

根據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的《2014中國社會藍皮書》顯示,未來10年我國面臨人口老齡化轉型,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不會改變,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或迎來發展春天。據悉,在湖北鄂州、荊州、仙桃等地的多家公司已引進并開始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導致這一改變的普遍原因是用工成本上升和盈利能力的下降。據悉,一臺“機器人”可以代替20名工人,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

四大巨頭在國內布局

事實上,國家工信部頒布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迎來了戰略性的發展契機,國內多家上市公司也向機器人領域挺進,意圖分一杯羹。

國內專家表示,由于起步較晚,我國工業機器人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滲透率不到日韓等領先國家的1/10,并且應用集中在汽車制造領域。但自2010年以來,我國機器人需求快速增長。

國際機器人聯盟主席阿圖羅·巴榮賽利認為,過去幾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但是中國機器人的密度相較于國際發達國家依然很低,這意味著中國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由于看好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空間,瑞士ABB、德國庫卡、安川電機和日本發那科四大國際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并強化布局,四大巨頭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占比高達55%。

其中,德國庫卡機器人首家海外工廠已落戶上海。據了解,在過去的4~5年里,中國汽車行業以及電子行業的機器人使用量快速增長,成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庫卡中國CEO孔兵分析表示,“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已經不完全局限于汽車了,用戶群已擴展到汽車以外的行業。”

更多資訊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