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醫療小管家走進江蘇腫瘤醫院

時間:2014-07-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了解,這是國內機器人首次從事臨床醫學,承擔部分診斷、治療之外的輔助工作,因為準確安全可靠,能夠大大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會中英文還會走路跳舞

“我叫李曉力,是醫療小管家。”在展示現場,這位小機器人一上來,就做了自我介紹。這個身高58厘米,體重4.3公斤的機器人能說會道,不僅掌握中文、英文兩種語言,還會走路、跳舞。

目前,省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的李建博士,就是這個機器人最熟練的指揮者。李建在電腦里輸入的指令,機器人都照做。機器人在指揮下,順利完成站、蹲的姿勢,還能走路。

不僅如此,李建表示,它還可以完成簡單的人機對話,李建說了句:“蹲下”,機器人還真按照指令,蹲了下來。“當然,只能是最簡單的語句,還要符合機器人程序里固有的詞語順序,復雜點暫時不能。”

會根據人臉圖像識別身份

作為醫護人員的小助手,這個機器人還能根據人臉圖像,識別人的姓名身份。

如果你是患者,它會告訴你今天需要注意哪些,需要接受哪些治療;如果你是醫生,它會告訴你,你今天有沒有門診,有沒有手術,分別安排在幾點鐘。如果要會診了,它能現場說出患者的所有病歷情況;如果是出院了,它還能給你下出院小結。

“我們現在每周五下午,在辦公室里,就試著讓機器人對家屬進行宣教。”李建笑著說,效果很不錯,機器人一邊講,還一邊有動作配合,病人也覺得有意思,聽得比原來認真多了。最關鍵的是,機器人能夠一字不拉,完整無誤表達出醫護的意思。

一種病情不能作出不同診斷

李建說,機器人就相當于一個人形的高級電腦,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認出了人,然后幫助醫生提醒今天的日程安排。

據了解,這是國內機器人首次從事臨床醫學,承擔部分診斷、治療之外的輔助工作,因為準確安全可靠,能夠大大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未來,機器人醫生會不會代替人,從事病情的診斷呢?醫生表示,這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機器人醫生再完美,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畢竟人的病情是復雜多變的,機器人不可能像人那樣,同樣一個病情做出不同的診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