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工業機器人從最初使用到現在已經20年了,其使用已經由最初的試驗性質到逐步發展成為企業核心裝備,促進了我國制造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如何?它的發展具有什么樣的特征?未來它將以什么樣的趨勢發展?
一、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現狀
21世紀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開始快速增長。據統計,從2001年至2004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在9%左右。而原動力正是我國制造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制造業需要不斷提高其技術含量和裝備水平,對制造裝備的需求日益加大。作為制造業核心裝備的工業機器人,最近幾年出現了“爆炸”式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01~2004年工業機器人年平均增長率超過40%。200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海關進出口數量僅3774臺,國內生產數量約為700臺左右。2004年市場規模已經增長到1萬臺左右。
2004年國產工業機器人數量(主要指在國內生產和組裝的)突破1400臺,產值突破8億元人民幣。進口機器人數量超過9000臺,進口額達到2.6億美元(約22億元人民幣,此數據不包括進口的成套生產線中所含工業機器人數量)。進口工業機器人占據了我國整個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的2/3以上。國內各個工業機器人廠家都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局面。截至2004年底,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已經突破30億元人民幣。現階段,我國工業機器人正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有影響力的產業。
二、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特征
1.汽車工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從全球范圍而言,汽車行業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的一個行業。在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最初也是在汽車和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用于汽車和工程機械的噴涂及焊接。從2000年開始,我國汽車工業進入了一個“井噴”式增長時期,整個行業增產擴能,增加了對工業機器人行業的需求。據調查,最近幾年國內機器人廠家所生產的工業機器人有超過一半是供給汽車行業的。同時統計分析進口數據和汽車行業的增長數據具有較高的相關度。分析可知,汽車工業的發展是近幾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增長的原動力之一。
2.我國工業機器人地域分布特點。我國工業機器人使用最多的省份是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等地,這些地區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占全國的一半。進口數量最大的是廣東省,但是增長速度比較快的是江蘇和上海等地。尤其是江蘇,2004年的進口量是2001年的三倍,而其進口金額已經超過廣東,躍居全國第一。預計長江三角洲地區在未來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可能會更大。
3.我國工業機器人企業性質分布特點。在我國使用工業機器人比較多的主要是以下三類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國有企業。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主要是由大型企業和特大型企業構成。這些企業對工業機器人有著較大的需求,采購上也能夠得到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將保持這種增長態勢。現階段工業機器人使用量最多的仍然是中外合資、外商獨資企業,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其在我國制造業格局中占據了產業的最高端,處于最有利的市場競爭地位。民營企業增長速度很快,在未來民營企業可能成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重要用戶。
4.我國進口工業機器人國家和地區分布特點。2001~2004年,對我國出口最多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日本、中國臺灣。2004年日本對中國出口金額占中國進口工業機器人金額的一半,而且日本對中國出口額已經接近中國國內機器人的年銷售額,這尚不包括日本企業在中國設立的合資廠。產品來源這種一超多強的局面,一方面說明日本作為“機器人大國”,其產品和技術受到市場的親睞,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國產工業機器人技術尚有待提高。
三、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未來發展前景
工業機器人逐步應用于生產中。我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將不斷擴大。世界各大機器人公司紛紛登陸中國市場。但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還很少。一方面國家要對國產工業機器人給予更多的扶持,另一方面也希望企業使用國產機器人,給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以機會。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功能與國外相當,但造就一個或幾個中國品牌的工業機器人還需要市場支持。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