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去年11月發布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該文件要求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備案管理,但是具體備案辦法由各省級政府制定。一晃半年,截止目前僅僅有山東、河北、河南少數幾省發布了備案辦法,多數省仍未發布。
雖然國家規定自然人項目由電網并網完成后統一登記備案,但是對于法人項目(工廠企業項目),必須完成當地發改委備案才能領取度電補貼(0.42元)。全國多地備案辦法遲遲未能出臺,導致很多法人光伏項目無法領取補貼。舉個例子,北京慧能陽光電力公司的后海望海樓項目于2014年1月并網發電,但是直到現在無法完成項目備案,仍無法領取發電補貼。
分布式光伏項目由核準改為備案,是國家為了簡化光伏項目的審批環節,減少業主審批成本的重要措施。文件特別要求,備案工作應盡可能簡化程序,免除發電業務許可、規劃選址、土地預審、水土保持、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估及社會風險評估等支持性文件。目前已出臺項目備案辦法的省區,對項目備案所需文件要求繁簡不一。有的省要求提交設計院出具的可研報告,這種報告費用昂貴,可以說仍是換湯不換藥,打備案之名,走核準之時。反觀有的省則完全簡化備案程序,參照自然人項目,統一由電網并網后登記備案,比如河北省。
北京作為首都和深受霧霾影響的大城市,近來市政府提出一系列改善空氣污染的系列舉措,號召全市推廣清潔能源應用。眾所周知,光伏是綠色能源的重要應用方式,無污染、零排放。北京應該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走入居民和社區,走進工商企業,簡化項目審批備案程序,參照其他省市推出北京市的補貼政策。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徹底地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為改善空氣污染作出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