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臺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意見
新華報業網訊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近日省政府發布了《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城市交通、公共服務配套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出一攬子建設規劃意見。
交通:全面放開公共停車場建設市場
《意見》提出,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網絡,到2015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積達22平方米。發展多種形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推進客運樞紐、換乘樞紐及充電樁、充電站、加氣站、公共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并將其納入城市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規劃同步實施。到2017年,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24%。
有序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推進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其中,南京要盡快實現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都市圈地區優先發展城際軌道,完善城市和區域軌道交通網絡。
全面開放公共停車場建設市場,簡化審批手續,對公共停車場建設給予規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加快城市機動車公共停車設施建設,鼓勵發展立體公共停車場(庫),從嚴限制并規范設置路內停車場,著力發展路外停車場。
治污: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0%以上
城市的污染治理當中,有關垃圾污染的治理是一個重要環節。《意見》明確,按照“近期大分流、遠期細分類”的思路,逐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15年,蘇南、蘇中和蘇北分別建成一批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加快推進餐廚廢棄物處理工作,貫徹落實《江蘇省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以國家和省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餐廚廢棄物處理設施和收運體系,到2015年,試點城市完成建設任務,餐廚廢棄物得到有效處置和規范管理。按照固體廢棄物分類要求,做好醫療廢棄物、工業固體廢棄物等處理工作。
污水處理方面,到2015年,基本形成較完善的城市(縣城)污水收集管網系統,其中,南京城區基本實現污水全部收集和處理,全省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達90%以上;到2017年,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達92%。
開展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重點推進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實現河道沿岸污水全收集,提高水環境質量,恢復河道功能。2015年前,實施并完成300條城市河道階段性整治任務。
生活:城市公園免費開放率達90%以上
《意見》稱,江蘇將加快建設“10分鐘公園綠地便民服務圈”,按照居民出行300米-500米進入公園綠地的要求,構建分布均衡、功能完備、品質優良的城市公園綠地體系,在各類公園、綠道、綠廊中合理增加健身路徑、步道、場地等功能區。
加快城市公園免費開放進程,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到2015年,老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6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0%以上,城市公園免費開放率達90%以上。
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方面,科學制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布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積極打造健康促進場所,鞏固完善“15分鐘健康服務圈”;新建和改擴建居民區時,社區衛生服務設施與居民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到2015年,全省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覆蓋率達90%以上,全面打造城市“15分鐘文化圈”,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1200平方米。到2015年,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全面建成,城市人均擁有公共體育設施面積達2平方米以上。
更多資訊請關注供水環保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