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建立機械壓力機強制監管制度的呼聲高漲

時間:2014-06-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業內專業人士估算,一臺壓力機按照新國標裝配安全裝置,要增加8000~10000元左右的成本投入,因為涉及雙手安全繼電器、安全模塊、關鍵保護器等多套安全裝置。

“手指無名指被機床壓掉,想跟你們說說,給他人安全提個醒。”近日,山東讀者李先生向記者反映稱,幾年前他在皮革廠工作時,由于工廠所用機床安全裝置不過關,導致自己的無名指前端被擠掉。

記者進一步調查采訪發現,正如李先生所說,包括機床在內的機械壓力機所造成的“斷指”事故,多年來處于高發態勢。而最新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率高達85%,其背后隱含多少“斷指之痛”,想想讓人生畏。對此,多位業內專家呼吁,急需建立機械壓力機強制監管及使用環節追責制度,堵住產品質量安全漏洞。

工傷事故觸目驚心

從應用看,機械壓力機屬于通用型機器,主要用于金屬板材的沖孔、落料等冷沖壓工序,是機械、儀器儀表、五金、汽車、電子等行業的必備設備。機器應用范圍廣泛,但操作時卻存在沖壓、剪切、擠壓等許多危險因素。機械壓力機的性能要求,除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外,主要是安全方面。

“事故多發”一詞,用在不達標機械壓力機身上并不為過。記者并未查到最新的權威統計數據。但據媒體報道,近些年的“斷指之痛”一直沒有休止。

“一年里斷指可以裝幾籮筐”被某些地方用來形容沖壓式壓力機事故頻發。浙江工人日報2007年3月報道,曾有學者做過統計,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一年有3萬多人遭遇“斷指之痛”,有4萬根打工者的手指被各種機器軋掉。本報2011年12月報道,有關調查表明,每年珠三角地區因工廠機器截斷手和手指的安全事故超過萬起,大多是屬于機械壓力機造成的工傷事故。

“光山東一個村子,就有上百家壓力機小作坊企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機械壓力機生產的小、散、亂狀況相當突出。

市場環境“很惡劣”

前不久,質檢總局公布2013年機械壓力機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結果,60批次被檢產品中有51批次不符合標準要求,合格率僅有15%,不少品牌產品登上黑榜,另有兩家企業違法拒絕接受監督抽查。

“這是幾年以來合格率最低的。”國家鑄造鍛壓機械質檢中心主任黃久暉評價15%的合格率時表示,一大原因是碰上新標準的貫徹,企業適應的周期相對較短,尤其是一些小廠,根本沒能力貫徹標準。

黃久暉口中的標準是指強制性國標《機械壓力機安全技術要求》,2012年10月實施。該標準在安全裝置和安全控制系統方面提高了一些要求,和歐盟標準相近。

“企業多持觀望態度。”談到新標準的貫徹執行,標準主要起草人、全國鍛壓機械標委會液壓機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馬立強指出,標準本身科學合理,但由于行業形勢較差,市場競爭激烈,貫徹新標準,成本會有所增加,企業積極主動性不強。

據業內專業人士估算,一臺壓力機按照新國標裝配安全裝置,要增加8000~10000元左右的成本投入,因為涉及雙手安全繼電器、安全模塊、關鍵保護器等多套安全裝置。

在機械壓力機行業享有盛譽的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品管部部長徐魯東表示,一臺達標與不達標的機械壓力機,安全裝置在生產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并不低,目前行業市場充斥著低水平的價格競爭,“很惡劣”。

據了解,機械壓力機抽查不合格率高的另一原因是,有些產品檔次較低,屬于應該淘汰的產品,從臺數來算,該淘汰的產品大約占到1/3到1/2。

查閱抽檢不合格名單發現,51批次不合格產品中,不合格項目不止一項,涉及“所有人員的防護”等多項安全指標。“(機械壓力機)這個產品,在機械類產品里邊是傷手事故率最高的一個。”黃久暉表示,任何一個指標都很重要,哪一個出問題都可能造成傷手等事故。

強制監管呼聲很高

目前,國內機械壓力機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地。自1993年國家取消了機械壓力機類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制度后,一些地方的壓力機行業得到快速發展,但由于監管手段相對單一,導致產業發展問題多發,尤其是安全指標。

對此,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專家均表示,建議政府職能部門加強行業監管,完善市場準入機制,建立機械壓力機生產許可制度,并強制實施3C認證,該列入強制淘汰目錄的產品一律停產。

“生產標準比較完善,缺的是執行力,監管手段還是少。”在黃久暉看來,針對機械壓力機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下一步最緊要的還是加強安全監管。“光靠市場調節是不起作用的。”

另外,馬立強認為,應借鑒國外的一些有效做法,建立使用環節追責制度,確保機械壓力機使用安全。“雇員受傷后,雇主也有責任,倒逼生產企業保證雇主使用的設備安全。”由于用戶不重視所購產品的質量,多選擇低價產品,湊合著能用即可,而未完全考慮機器操作者,尤其是農民工的安全。如果質量監督部門聯合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管住用戶,要求用戶也承擔部分安全責任,一旦發生事故,同時對用戶追責,就能促使其采購達標產品,倒逼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