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觸摸屏在車載應用中面臨巨大的挑戰

時間:2014-06-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從第一塊電子觸摸屏被發明,到第一臺帶觸摸屏中控的汽車出現,等待了15年,而到出現第一部觸摸屏手機已經足足過去了22年。但現如今,觸摸屏在智能手機上滲透率基本達到了100%,把汽車行業遠遠拋在后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汽車廠商對車載觸摸應用的關注度遠不及手機行業,更主要的則是因為現有的各種觸摸屏在用于車載應用時面臨多重挑戰。

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戶外停放的汽車,車內的溫度可能低至-45℃,也可能高至80℃,同時還可能伴有極高的濕度。一些采用多層導電膜結構觸摸屏(如電阻屏和電容屏),如果不采取特殊處理,這樣的環境可能會造成結構分層和水汽侵入,甚至會使導電材料的特性或形態發生改變而喪失功能。所以我們有理由擔心特斯拉汽車上那塊17吋電容屏在2年后是否還能保有良好的觸摸體驗。另外,來自發動機工作時持續的振動、路面的顛簸以及戶外日光的直射也是不容忽視的挑戰,如強烈的光照會直接引起紅外觸摸屏工作失效。

熱衷于電子控制技術的汽車廠商在汽車內部集成越來越多的電子模塊。大量的電子模塊在狹小的車身空間內共同工作時,形成了復雜的電磁環境,這極有可能影響到依靠電磁原理工作的觸摸屏的可靠性。雖然嚴密的屏蔽措施可以提高這類觸摸屏的信噪比使可靠性得以改善,但這必將增加額外的成本以及裝配的難度,同時又引入了更多的不可靠因素。

汽車對于安全性則有更加苛刻的標準。車載觸摸需要高度的準確性和快速的觸摸響應,避免駕駛者在行車中操作發生誤動作或觸摸反應慢進而影響行車的安全。車載觸摸屏本身還要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避免在發生車輛碰撞時對車內人員造成傷害。某些具有多層鍍膜結構的觸摸屏,光透過性較差,影響到駕駛者獲取顯示的車輛信息,也會間接威脅到行車安全。

作為大宗耐用品,汽車的使用壽命通常在10年以上,甚至達到20年,車載觸摸屏應具有相當的可靠的工作壽命。而消費市場的產品壽命通常在2至3年,甚至更短。那些消費領域常用的觸摸屏,如電阻屏、投射電容屏,雖然可以通過加固、強化工藝進行處理,但應用于工作環境更加惡劣的車載觸摸時,工作壽命依然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各大知名的汽車廠商已經越來越重視對人車交互系統的開發,在一些概念車型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貼合弧形中控臺設計的曲面觸摸以及不再拘泥于矩形的外形設計,這些都需要更優秀的觸摸技術作為支撐。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