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德國房頂上太陽能電池板隨處可見

時間:2014-06-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德國,人們使用自己發的電不必繳稅。如果從國家電網或其他途徑獲取電力,那么電費的三分之一將變為稅收。這使德國的電力價格高居歐洲之首。自主發電者也不必繳納用于補貼“能源轉變計劃”的稅款。該計劃致力于使德國擺脫對化學燃料、核能的依賴,轉而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和德國許多小企業、學校、醫院、工廠一樣,德國南部弗賴堡市的克勞斯·邁爾選擇自主發電。邁爾列出了自主發電的理由:降低成本、節約能源、環保。

如今,在德國,許多家庭在自家屋頂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這在日照較為充足的南部尤為常見。在2011~2012年間,德國自主發電家庭的比重翻了一番。

德國每年消耗600萬兆瓦的電力,其中50萬兆瓦來自自主發電,約占年用電量的8%。在工廠中安裝天然氣發電設備成為趨勢。在工業領域中,自主發電的比重約占工業用電量的20%。德國企業這么做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

在德國,人們使用自己發的電不必繳稅。如果從國家電網或其他途徑獲取電力,那么電費的三分之一將變為稅收。這使德國的電力價格高居歐洲之首。自主發電者也不必繳納用于補貼“能源轉變計劃”的稅款。該計劃致力于使德國擺脫對化學燃料、核能的依賴,轉而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早在10年前,邁爾就在自己有45個房間的四星級酒店里安裝了天然氣發電和供熱設備,這一改造的成本大約是5萬歐元。邁爾表示:“這筆投資的回報速度超出了我的預期。”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在位于德國南部的工廠里設立了3座天然氣發電廠。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公司投資4000萬歐元,在德國南部建造了全新的燃氣渦輪發電設備。

德國工商總會2013年對2400家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近一半的公司已經、正在或打算安裝自主發電設備。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難發生后,德國“能源轉變計劃”加速。按照該計劃,核能發電設備將被逐步淘汰。

對傳統的發電公司來說,自主發電讓它們面臨新的競爭和新的業務機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