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的春天。”10日,在深圳低碳城舉辦的“綠動未來:電動汽車技術與應用對話”研討會上,比亞迪、東風日產等車企人士和業內專家表示,雖然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勢頭很好,但仍在起步階段,人們的觀念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正方: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春天來了
“今年我們生產的電動車,下線多少賣多少,預計全年可以銷售兩萬輛。”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說,自從比亞迪秦推出以來,每月銷售上千輛,一個月的銷售量相當于以前一年的量。他認為,今年是新能源汽車進入私人市場的關鍵年。
普天新能源公司副總經理傅毅從其經營的充電樁應用情況,也感受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變化。他表示,經過連續三年的虧損,目前他們在深圳經營的充電樁已經賺錢。公司在全國開展布點,快速擴張。
反方:新能源汽車推廣受制約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主任方建華認為,新能源汽車推廣剛剛進入導入期,還沒有進入產業期和市場期。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有限,宣傳力度還要加大。
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研究中心主任符鋼戰教授認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目前真正的市場份額還很小。江淮汽車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劉輝認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考慮較多,如對電池的衰減不清楚、認為配件貴、擔心售后服務不到位等。“新能源汽車還需要一個認知的過程。”江淮汽車銷售顧問江敏認為,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不足,使用不方便,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出路:提高性價比,降低成本
比亞迪公司副總裁何龍認為,比亞迪開發新能源汽車已經11年,這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他認為,目前混合動力汽車是中國的方向,這一趨勢將保持十年。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政府事務部高級經理張蒀認為,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百姓家,首先要降低電池成本,提高電池的密度,同時要多條腿走路,從車輛節能各方面入手研究。
上海集團新能源和技術管理部總工程師凌天鈞表示,汽車的整車集成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的瓶頸。電池是汽車最關鍵技術。上汽集團跟蹤世界大勢,積極研發燃料電池汽車,一些價格便宜的替代新材料出現,將提升新能源汽車品質,降低車輛售價。
與會專家同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個過程,不可一味強調行駛里程,要找到價格與性能的最佳結合點,先生存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