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網500千伏“五橫兩縱”主網架已經建成,電網發展邁入了“外電入魯”的新階段。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電力”)黨委書記蔣斌表示,實施“外電入魯”戰略,是緩解山東電力供應緊張局面、保障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最有效措施。
蔣斌認為,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在保持省外來電750萬千瓦的條件下,預計今明兩年山東電力供應缺口將分別達到600萬千瓦和1000萬千瓦左右,電力供需矛盾日趨突出,亟需加快推進特高壓入魯工程建設。
根據規劃,國家電網公司規劃近期建設“兩交兩直”(直流:“東縱”錫盟-山東、“北橫”靖邊-濟南-濰坊;直流:上海廟-魯南、呼盟-山東)特高壓工程。而山東電力將在年內核準開工“兩交一直”,明年上半年核準開工另一條直流,2017年建成“兩交兩直”特高壓輸電通道,新增“外電入魯”受電能力2500萬千瓦時。
“特高壓電網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高效率輸送電力的技術優勢。”據蔣斌介紹,特高壓電網的發展,將為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預計2015年前后,山東將形成3個特高壓交流落點、1個特高壓直流深入負荷中心的特高壓布局,每年可減少省內原煤消耗190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2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91萬噸。
加快推進特高壓電網建設的同時,山東電力進一步優化發展輸電網,推動各級電網協調發展,不斷提高智能化水平,保障主網電力能“落得下、配得出、用得上”。今后幾年,山東電力將積極轉變電網發展方式,計劃幾年新建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6680千米,新增變電容量3198萬千伏安,重點加快20項500千伏工程建設,迎峰度夏前將集中投運500千伏龍山、蟠龍、岱宗等重點輸變電工程。
蔣斌說,今年,山東電力進一步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深入實施智能配網領先示范工程,計劃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1。98萬條,配變1.89萬臺,改造942個貧困村,年內全面解決供電“卡脖子”和重過載問題,年底前基本消除低電壓臺區,低壓電器居民電壓合格率達到99%以上,全面提升城鄉配網一體化水平。
除了充足的電量、智能配電網,清潔的電力能源也是山東電力公司一直關注并致力于開發研究的重要方面。資料顯示,目前山東電力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站28座,投運交流充電樁651臺,覆蓋山東17地市。截止2014年4月底,風電已成為山東省第二大直調電源,另有光伏發電12.6萬千瓦,生物質(能)、垃圾發電92.8萬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