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對現有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電力電子技術是實現能源互聯網控制的主要手段,按照用戶的需要以指定電壓和頻率控制電力的傳輸技術仍有等攻克。其中,能源互聯網可分為五層,分別為:支撐層、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這其中,各類傳感器如壓力傳感器等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編帶您了解一下能源互聯網感知層與傳感器應用相關的發展趨勢。
相關層面的內容簡介
1.支撐層構建完備的技術支持體系,包括物聯網協同感知技術、樣本庫共性技術、自治組網技術、傳輸模塊仿真技術和TD網融合技術。
2.在感知層,信息采集方式主要包括二維碼標簽和識讀器、RFID標簽和讀寫器、攝像頭、GPS模塊、各種類型傳感器,如聲、光、電、熱、壓力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化學、生物傳感器和光纖探頭等。
3.傳輸層涵蓋了網絡通信全產業鏈,包括網絡通信芯片設計與制造、網絡通信模塊/終端制造、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制造、網絡通信運營、網絡通信軟件/中間件設計、網絡安全系統解決方案提供、網絡系統解決方案提供等。
4.平臺層主要承載各類應用并推動其成果的轉化。應用層主要包括智能安防、智能環保、智能交通、智能農業、智能醫療等。
感知層中主要傳感器應用的發展趨勢
據權威機構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傳感器與敏感元件年均市場需求增長率將達31%,市場規模有望由2010年的600億元提高至2015年的1000億元以上。此外,變頻空調等產品推廣對傳感器的需求較傳統產品多增加3-4個/每臺,預計該領域仍將實現較快增長。
在各類傳感器中,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近幾年來一直保持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三者占據了各類傳感器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分別為21%、19%、和14%。其中,溫度傳感器作為應用最為廣泛的傳感器之一,在2012年達到78億元的市場規模。未來,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子和可穿戴設備等應用將是驅動傳感器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高工產研預測,到2015年,溫度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