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型發電站向選址極限挑戰 可以上天入海進沙漠

時間:2014-06-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日本媒體報道,建在沙漠里的太陽能發電站、懸在空中的風力發電站、漂浮在海上的防地震核電站等,一批選址超乎人們想象的新型電站正逐漸成為現實。得益于美國谷歌等不斷提出的新方案,部分項目已開始投入運行。為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需要擴大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的利用,但替代現有電站的計劃卻往往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建設地點而被迫放棄。現在,人們正通過獨特的構想向選址極限發起挑戰。

從上至下分別為空中發電站、沙漠核電站和海上核電站

美國谷歌與大型電力公司NRG能源等在加州南部的沙漠里建造了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輸出功率39萬千瓦),并已經投入商業化運行。通過開發出可隨太陽的移動而自動改變方向的鏡子,在沙漠里聚集太陽光的能量,通過熱量來制造蒸汽。

占地14平方千米的發電站共鋪設了34.7萬面鏡子,通過高達140米,相當于30層樓高的集熱槽來收集太陽能。發電量可滿足14萬戶家庭的需求。該項目從美國能源部獲得了16億美元的債務擔保。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風險投資公司阿爾泰羅能源(AltaerosEnergies)最近開始在阿拉斯加進行空中發電試驗。將飛艇型風車送到300米的空中,通過電纜向地面輸電。與設在地面的風車相比,發電能力提高了一倍,并具有可經受臺風的安全性。將成為世界上位置最高的風力發電站。

該項目得到了美國農業部等的支持,投資額為130萬美元,將與阿拉斯加州聯合進行為期一年半的試驗。此前依賴昂貴柴油發電的島嶼和偏遠地區擁有170億美元的發電市場,此次試驗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取代柴油發電。

風力發電站需要建在風力強勁的地方,適合建設的場地有限。由于在高空有穩定的強風,因此發電成本比普通風力發電減少一半,預計可降到每度電18美分(約合人民幣1.12元)。將來還可以推廣到海上等處。

阿爾泰羅能源公司由印度塔塔集團名譽董事長拉坦·塔塔的投資公司出資。歐美正紛紛在風力強勁的高空進行風力發電試驗,谷哥與美國3M、荷蘭皇家航空等分別投資不同的項目,開發競爭非常激烈。

作為防止地球變暖的對策,除利用風與太陽等自然能源外,運轉時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核電也受到人們的期待。但是卻很難找到可以確保安全并且得到當地民眾同意的地點。

麻省理工學院與美國大型建筑企業CB&I等汲取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教訓,今年4月提出了可防范地震與海嘯的浮動式海上核電站方案。通過海底電纜向陸地輸電。

壓力容器置于水下,通過海水進行冷卻。可設置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級的大型核電站。普通核電站為確保大量冷卻水須建在海邊或河邊,但如果靠近人口密集地區,建設新電站就會遇到很大阻力。

俄羅斯正利用核動力船的技術,準備在2016年完成世界上第一座海上核電站。計劃停泊在離岸邊不遠的地方。開發者的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布翁焦爾諾(JacopoBuongiorno)介紹,由于漂浮式海上核電站“離海岸有一定距離,不用擔心海嘯”。因此適合日本和印度尼西亞、智利等地震多發國家。據稱,大部分建造工作都可在造船廠里完成,建設周期和建設成本方面都有望低于普通核電站。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