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消息,國家電網公司2014年將投資約1600億元用于配電網建設,投資額創歷史最高紀錄。
作為最重要的城市基建項目之一,為配合國家新一輪城鎮化建設,配電網建設前景非常光明。據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韓豐介紹,按照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測算,全社會用電量將是現在的1.6倍,這意味著電網企業必須進一步加快電網建設步伐,特別要加快對配電網的升級和改造。
盡管四萬億大規模刺激概率不大,但以“鐵公基”等基建投資來緩和經濟增速下滑這一招,決策層用起來可謂是得心應手。華爾街見聞網站4月提及,國務院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同時還研究了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部署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
鐵路投資更為急切。今年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已連續三次上調鐵路投資計劃,年度投資總額將高達8000億以上,較年初計劃的6300億大幅增加近1/3。此前有鐵路內部人士透露,國務院方面的意向是鐵路投資連續3年不能低于8000億,而不僅僅是只是今年。
鐵總官網公告稱,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強調,國務院決定進一步加大鐵路建設力度,適度擴大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調增新線投產里程、增加新開工項目。
為解決資金問題,發債甚至成為首選。發改委上周五發布通知稱,將研究推出棚戶區改造項目收益債券,對于具有穩定償債資金來源的項目,將按照融資-投資建設-回收資金封閉運行的模式,開展棚改項目收益債券試點,且不占用地方政府所屬投融資平臺公司年度發債指標。
此外,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實時新聞,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允許10個省市自主發債,推出中國的首批西方式市政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