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最具挑戰性輸變電工程 川藏聯網工程開工

時間:2014-05-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經濟參考報》在采訪中了解到,川藏聯網工程聯接西藏昌都電網與四川電網,是國家“十二五”支持西藏的重大建設項目。該工程將結束西藏昌都地區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從根本上解決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區嚴重缺電和無電問題,對維護藏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一聲令下,全球最具挑戰性的輸變電工程———川藏聯網工程于3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這是繼青藏聯網工程之后,又一項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區的重大輸變電工程。

《經濟參考報》在采訪中了解到,川藏聯網工程聯接西藏昌都電網與四川電網,是國家“十二五”支持西藏的重大建設項目。該工程將結束西藏昌都地區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從根本上解決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區嚴重缺電和無電問題,對維護藏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同時,還將為滿足今后西藏地區水電開發外送,實現資源優勢轉化發揮重要作用。

據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舒印彪介紹,該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于2014年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工程包括:新建鄉城至巴塘至昌都500千伏線路1009公里,新建昌都至玉龍、昌都至邦達220千伏線路512公里,新建巴塘、昌都2座500千伏變電站和邦達、玉龍2座220千伏變電站。工程總投資66.3億元。

川藏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具建設挑戰性的輸變電工程。

一是施工環境惡劣,建設難度極其大。工程先后穿越巴楚河、金沙江、瀾滄江等河谷和高山叢林,沿線多為高山峻嶺和無人區,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高山峻嶺地段約占65%,地形陡峭,有些甚至就是懸崖。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質構造最為復雜、地質災害分布最廣的“三江”斷裂帶,工程全線地質破碎區段長度2×175千米,破碎區段鐵塔共626基,地質構造異常復雜,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風險隱患大,大型機具功能作用難以發揮,施工建設極其艱難。

二是交通運輸條件差,物料運送異常艱難。相比青藏聯網工程,工程設備材料用量更大,沿線運輸無鐵路、高速公路可利用。包括鐵塔、高壓電抗器、主變壓器等大件設備約40萬噸物資,需經翻越多座海拔4000多米的大雪山及原始森林、冰川峽谷,超長距離運抵現場。工程全線約60%的塔位為車輛無法到達區域,只能架設輕型貨運索道,索道架設規模前所未有。

三是高原生理健康保障困難。沿線大部分地區處于低氣壓、缺氧、嚴寒、大風、強輻射等區域,自然環境、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極易引發肺水腫、腦水腫等高原疾病,治療及應急救援十分困難,確保參建人員生命健康任務艱巨。

據了解,針對地質災害和安全風險,國家電網公司及各參建單位已有針對性地作出詳盡部署。目前,2萬余名電力建設者陸續進駐現場,工程建設準備工作就緒。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