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建成“光伏城”的格爾木市光伏發電、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361兆瓦和99兆瓦,已實現同大電網“并得上,送得出”。在格爾木的電源結構中,光伏、風力等新能源已占到50%,優化了電源結構。
近年來,格爾木市把發展新能源作為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和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措施。隨著化工、石化、冶金等工業產業快速發展,用電需求持續增長,這些企業的用電量占格爾木總用電量七成以上。同時格爾木是全國光照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年日照時數在2800—3200小時之間,年總輻射量可達6600—7100兆焦耳/平方米。而且還有6.2萬平方公里的未利用荒漠化土地,豐富的光照和廣闊的土地為大型光伏電站及風電廠提供了資源和空間。近幾年,湟烏格330千伏、青藏交直流、新疆-西北750千伏第二通道、格爾木至甘森330千伏、750千伏柴達木換流變電站主變壓器擴建等多個輸變電項目相繼建設,市區東出口、南出口等地的光伏產業園區,以及力騰小灶火、黃河中型等風力發電廠先后建成,與發電廠配套的相關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日臻完善。截至去年底,總發電量已達到28.9億千瓦時。
以光伏、風力發電為主的新能源的迅速發展,給格爾木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與火電相比,按目前已發電量計算,已節約101.22萬噸標準煤。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