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程機械海外基建誘惑多 中國企業切記暗礁兇猛

時間:2014-04-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如今的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現狀,讓越來越多的從業者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一方面,國內市場趨于飽和;另一方面,海外基建方興未艾。

東歐、東南亞、非洲、拉美等諸多發展中國家也紛紛將買設備的“繡球”拋向了價格便宜、性價比高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走向海外大興土木,乍一看來,的確是個不錯的出路。

然而,我們不得不說,此種路線的選擇,在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找到突破口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或大或小的隱患。

海外基建誘惑多多

最近幾年,巴西、印度、俄羅斯、泰國等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規劃接連出爐,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來說,就像一塊又一塊美味的大蛋糕在等待著我們前去品嘗。

首先來看巴西,為了準備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奧運會,巴西政府將投入150億美元的公共財政,主要用于場館建設、交通建設、機場改造以及住宿建設。巴西大規模的基建發展將給與基建、重型機械等相關的行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巴西作為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其未來的市場規模無可限量。

接著來看印度,據統計,從2007~2015年,印度投放到工程機械市場的資金累計達到400億美元。在印度公布的“十二五”經濟計劃(2012-2016年)中,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金額預計達到1萬億美元,投資領域包括公路、鐵路、城市基礎設施、商業和住宅建筑、港口、電力、水利設施、采礦、石油、天然氣和機場等。而印度當地只有28%的機械能適應國內市場,這對我國工程機械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大好機會。

再來看看俄羅斯,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未來十年的俄羅斯會在道路建設方面有所突破,道路建設規模應在目前基礎上翻一番。政府還制訂了《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2020年前交通發展計劃》根據計劃,到2020年,將在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建設91個交通換乘樞紐;修改建設條例,要求住宅建設必須包括一定數量的車位。預計這些項目總耗資6.8萬億盧布(2322億美元),其中半數資金將用于修建道路。

財政投資能力虛弱

看著這些以億為單位的數據和發展機遇,應該沒有哪個相關企業不會動心。然而,與動心相比,更關鍵的還是要用腦。在其他國家、其他地域施工,需要牽扯到天時、地利、人和等太多因素,需要考慮的問題十分繁雜,其中存在的隱患尤其不容忽視。其中一點,就是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是否夠強勁。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當前,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基礎設施發展計劃并不現實。由于計劃撥付的資源太少,實施的時間太短,難以落實。巴西的1330億雷亞爾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令人振奮,但根據中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建設的經驗,要想僅靠這筆大約4000億元人民幣的計劃投資就建成1萬公里鐵路(包括里約熱內盧-圣保羅高鐵)和7500公里高速公路,實在有點不可思議,除非其鐵路和公路特許經營權出售計劃能實現。

其次,財政能力虛弱導致可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財力不足、土地私有制導致征地爭端頻發且難以化解等問題,這些也都在妨礙著計劃從紙面走向現實。2007年,盧拉政府曾宣布投資12億雷亞爾修建公路,計劃2013年初竣工;但直到2012年2月,真正到位的資金也只有1億雷亞爾,先前提出的8項工程,直到2012年8月還有5個尚未動工。

經濟、法律、政治等因素不可抗拒

在中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國才看來,企業在拓展市場中依然面臨很多壁壘性的難題。例如,南美地區是世界上基礎設施較弱的地區之一,由于多年通貨膨脹和政權更迭,基礎設施欠賬太多,但是由于法律不健全等原因,這樣一個巨大市場能不能變成中國企業的機遇還很難說。這就需要在進行市場開拓前,對當地的稅收等進行細致研究。

不健全的法律、不合理的定價機制,更使得新興市場基礎設施運營難以為繼,無法實現滾動發展。印度電力部門就深受電價過低之苦,尼日利亞天然氣企業不愿向國內電廠供氣,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出口價格遠遠高于內銷價格。而除非定價合理,否則巴西出售9條公路和12條鐵路特許經營權的構想也不可能實現。

2011年爆發的利比亞戰爭使得中國在利比亞的50個大型項目受到近200億美元經濟損失,時至今日,中國企業重返利比亞的步伐依然緩慢。

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海外基建無疑是一片廣闊藍海,投身其中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就像一艘雄姿英發、勇往直前的艦隊。然而,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盡管海外基建是個難得的機遇,但畢竟國情不同、經濟條件不同,對于工程機械企業來說,仍然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而且,這些看似細微的因素,往往決定著出口海外的成與敗。一旦忽略,海外基建這艘艦船,就很可能會因為潛藏的暗礁而滿身瘡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