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裝備制造業突破20萬億產值居全球首位

時間:2014-04-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授牌77個裝備制造領域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占全國示范基地總量的29%。

從4月2日在南寧召開的全國裝備工業工作會議上獲悉:2013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是2008年的2.2倍,年均增長17.5%,占全球裝備制造業的比重超過1/3,穩居世界首位。

據介紹,我國多數裝備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發電設備產量1.2億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60%;造船完工量4534萬載重噸,占全球比重41%;汽車產量2211.7萬輛,占全球比重25%;機床產量95.9萬臺,占全球比重38%。

蘇波說,我國裝備自主化邁上新臺階。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蛟龍”載人深潛器取得重大突破,大型運輸機和大型客機已完成布局,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等一大批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成功,并在市場上得到應用。

新興產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智能制造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目前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重已超過10%。2013年,海洋工程裝備接單量占世界市場份額29.5%,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35000輛,智能化儀器儀表、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此外,產業聚集邁出新步伐。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授牌77個裝備制造領域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占全國示范基地總量的29%。若干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聚集區初步形成,高端裝備形成以上海臨港、沈陽鐵西、遼寧大連灣、四川德陽等為代表的產業示范基地;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形成以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為中心的產業集聚區;工程機械主要品牌企業集中在徐州、長沙、柳州、臨沂等地區。沈陽、蕪湖、上海、哈爾濱、廣州等地建立了工業機器人產業園。

雖然我國已成為裝備制造業大國,但還不是裝備制造業強國,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研發設計水平較低,試驗檢測手段不足,關鍵共性技術缺失;二是基礎配套能力不足,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礎制造工藝落后,關鍵材料依賴進口;三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四是發展質量效益不高,目前我國裝備工業增加值率26%,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6—8個百分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