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有才農民打造各種機器人

時間:2014-03-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這些機器人的主人是劉憲會,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里還有好幾畝地呢, 機器人中看,但它們可種不了地?!碑斎?,45歲的劉憲會不光會種地,這些年在外蓋過房、干過裝修,也做過電焊工,是個不安于現狀的能人。

走在鄉間小路上,猛然一抬頭,發現路邊樹木掩映的農家院落內,造型逼真、比兩層樓還高的“擎天柱”“大黃蜂”默默注視著你……這不是電影里的橋段,3月26日下午,記者在山東章丘市圣井鎮小冶村體會到了被機器人“包圍”的感覺。

這些機器人的主人是劉憲會,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里還有好幾畝地呢,機器人中看,但它們可種不了地。”當然,45歲的劉憲會不光會種地,這些年在外蓋過房、干過裝修,也做過電焊工,是個不安于現狀的能人。

“去年9月份,聽說南方有人造純金屬的機器人,我當時就動了心思,再一打聽,山東還沒有人干這個,我就決定開始行動。”劉憲會說,沒有人指導,純粹是自己和幾個工人摸索著干。9月底,第一個3米多高的金屬機器人誕生了,重達兩噸。很快,山東濰坊一家公司聞訊而來,花3萬元從劉憲會手里買走了這個大家伙,放在公司門口招攬顧客。

嘗到甜頭的劉憲會“根本停不下來”,他已不局限于“變形金剛”里的機器人造型,開始構思各種奇形怪狀的“神器”,從高度、外觀和性能上嘗試創新。

在劉憲會租來的院落內,大大小小的機器人還有十幾個,除了“變形金剛”里的機器人造型,還有恐龍、蝎子甚至“關公”造型的機器人,“最高的一個超過了10米,被東北一家大公司買走了。”

看起來“高大上”的機器人,是不是也需要各種“高精尖”的制造設備呢?初中沒畢業的劉憲會的答案是:最精密的設備就是人的這雙手。在車間里,堆放著各種廢舊的金屬零件,幾個工人手拿焊槍,圍著一個紅色的半成品機器人在工作。

“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焊,一個螺絲一個螺絲地擰,從頭到腳,純手工打造。”劉憲會說,每個機器人都有個大概的圖紙,但具體到其身體某個部位的細節,都裝在腦子里,不需要圖紙,“一般來說,半米高的機器人,從構思、選材到制作成功,需要5天時間,10米高的,也不會超過20天。”

劉憲會說,現在這些機器人眼睛發光、手臂會動、會說話都不是難事,最難的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讓他們走路,目前正在研究。

一位參觀者說,身材高大、體重以噸計造型逼真的機器人,在劉憲會的指揮下這么快造出來,他自己也算半個“機器人”。

按照劉憲會的想法,打造受市場歡迎的機器人還只是第一步,他想在今后的創作中融入更多的中國傳統和歷史元素,“先以‘武圣關公’為主打造三國時期的五虎將系列,然后再做出十二生肖系列。”劉憲會說。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