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汽車推廣提速倒逼國家電網放權

時間:2014-03-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伴隨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決心不斷強化,多個地方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發展計劃也更加賣力。比如北京就在收縮每年機動車配置指標的同時,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購車指標。

在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充滿矛盾的發展現狀中,國家電網最終選擇聯手更多的民間資本共同投資。近日,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向媒體表示,為電動汽車充電的充換電設施將對社會“全面開放”,誰想投資,誰有錢投資,誰就投。

目前,盡管國家層面對于電動車的呼聲日益高漲,但產業配套的充電設施推廣卻始終緩慢。

有行業人士表示,就技術而言,充電設施行業技術門檻并不高,目前國內具備配套能力的設備供應商多達千家,之所以長期沒能鋪開,主要是因為目前充電樁配套設施推廣是由國家電網等國有企業主導運營。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較低,致使充電設施閑置率較高,投資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在國家不斷強化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城市都提出了具體的發展規劃。其中,快速完善充電配套設施被視作當下新能源汽車推廣刻不容緩的課題。

電力企業投資巨大

與“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的關系亦如此。

有業內人士測算,一個普通充電樁成本在1萬~3萬元,一個快速充電樁成本在10萬~20萬元。而一個包含有10臺充電機的充電站,在不計算土地使用費的情況下,僅基礎設施、配電設施、運營三方面的綜合成本就在500萬元左右。

按照此前國家電網公布的充電配套設施發展規劃,2011~2015年,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為4000座,同步大力推廣建設充電樁;2016~2020年,國網建設充電站目標為1萬座,建成完整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由此可見,國家電力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投資壓力。

由于目前電動汽車保有量低,充電設施閑置率較高,這筆投入短時間內難以看到回報。另一方面,充電配套設施推行緩慢,又使得消費者購車始終存在“里程顧慮”,反過來制約市場推廣。

根據國務院此前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顯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伴隨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決心不斷強化,多個地方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發展計劃也更加賣力。比如北京就在收縮每年機動車配置指標的同時,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購車指標。

在此背景下,充電設施的鋪建必須提速,國家電網松口要放開充電樁市場似乎成了不二選擇。

“電網呼吁放開,應該是希望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但這主要是指在充電樁投資層面向社會開放,而在運營層面上仍會由少數的幾家國有企業主導。”上海普天證券部人士向記者分析。

他認為,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倘若市場規模鋪開,這一產業未來的前景仍然誘人,而掌握主導權即掌握利益控制權,因此誰也不愿意將手中的運營權拱手相讓。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