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晶硅政策多年來,美國美國的多晶硅產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政府將多晶硅產業納入清潔能源和制造業回歸范疇,通過投資補貼、財稅支持、基礎措施建設補貼、電價補貼、土地優惠等多項政策,支持并補貼多晶硅企業,僅2010年美國政府提供給多晶硅企業的“投資補貼”一項政策支持就高達4.62億美元;Hemlock公司2008—2011年獲得美國政府補貼總金額高達7.46億美元,約占Hemlock公司2008—2011年總收入的5%。
德國多晶硅政策德國政府為多晶硅企業提供各種形式的資金支持,截至2011年底,德國政府機構提供的各項投資補貼為瓦克公司節省了4.47億歐元的成本。
在新能源產業興起,從而導致多晶硅需求劇增的情況下,國外多晶硅企業在2005—2007年罕見擴產的舉動。2008年以后,國外多晶硅企業的產能擴張與取得政府巨額補貼幾乎同步進行,可以說正是由于政府的扶持,才導致了國外多晶硅企業的競爭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該種優勢形成了對我國多晶硅企業的現實壓力。
多晶硅行業的政策建言
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到2050年,中國總用電量11300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比例達到62%,太陽能光伏所占比例為12.4%,光伏安裝總量將達到1000GW。面對如此廣闊的內需市場,從政策層面保護多晶硅行業的穩定和發展,有利于推進中國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
扶優扶強,支持先進多晶硅企業研發新產品多晶硅政策要適應客觀變化,鼓勵優勢企業節能技改,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國家科技部在“十五”期間支持了24對棒節能還原爐研究,“十一五、十二五”支持了冷氫化、熱氫化、節能高效提純技術和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這些技術對多晶硅行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但與德國瓦克所擁有的5000多種多晶硅產業鏈技術和產品相比,中國多晶硅企業產品單一、抗風險能力差,需要國家進一步支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術水平,提高質量、穩定質量,降低消耗,提高綜合利用能力,實施產品多元發展如有機硅、光纖四氯化硅、硅烷等,以確保產業安全。
開放光伏發電市場,實現光伏發電的直接交易試點光伏發電屬黃金電力,其發電季節和發電時段與用電高峰基本吻合。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的成本已經具備一定的商業化應用基礎,成本在1元/千瓦時左右,全國不同地區,高峰電價不同。
光伏發電在與高峰用電基本匹配的條件下,將有利于電網調峰,如果在這些地區開放光伏發電市場,允許一般工商企業與光伏發電的直接交易,將有效促進光伏發電應用。
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貿易保護盛行時期,多晶硅及光伏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各國政府均伸出“有形之手”,采取多種措施對本土企業進行保護:美國多晶硅企業用電價格2—3美分/千瓦時,日本德山曹達、德國瓦克擁有自備電站,韓國多晶硅企業電價折合人民幣0.41元/千瓦時。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