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密集的光伏支持政策不斷來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里也提到“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分布式發電對緩解能源壓力的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從東莞來看,經歷了宏威事件,黃江百億光伏項目舜盈擱淺,光伏項目似乎瞬間沉寂下來。一方面是國家層面光伏發展戰略的政策松口,一方面是東莞地方政府扶持政策落地的沉默,東莞分布式發電的發展,在外界看來似乎陷入一種糾結與矛盾。
經歷過產能過剩危機洗禮后的光伏行業,靠內銷化解產能過剩,其落地政策必然越來越謹慎,避免這次因內銷造血引發新一輪產能過剩。
2011年以來,光伏面臨產能過剩、雙反壁壘、補貼依賴等問題,銀行對光伏企業的貸款基本不批。
融資難題已有所轉變
2011年以來,光伏生產面臨產能過剩、雙反壁壘、補貼依賴等問題,銀行對光伏企業的貸款基本上不再批了。隨著光伏應用市場相關政策的出臺和行業的復蘇,部分商業銀行態度已有所轉變,開始向光伏企業發放流動性貸款和短期貸款。
前年,位于塘廈鎮的知名光伏企業志成冠軍集團中標國內一大型分布式發電項目,對于融資問題,志成冠軍并不擔心,負責人歐陽秋桂表示,盡管當時銀行對光伏企業的融資很謹慎,但是在核定企業綜合實力之后,志成冠軍輕松拿到了省級銀行約6000萬元的貸款。
剛剛上市的易事特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多渠道融資,分布式發電已經布局國內多個地區,除了提供設備外,易事特還提供技術服務,今年,易事特還將繼續發力分布式發電。在分布式發電的推動下,其智能微電網項目也正順利推進。
東莞市戰略新興產業光伏研究員朱薇樺表示,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第一批18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國家開發銀行批準對示范區的光伏項目提供80%的貸款,目前,珠三角的佛山三水已經爭取到了這筆貸款扶持。
此外,很多商業銀行對光伏產業的信貸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已經樂意貸款,雖然還沒有大部分鋪開。按照朱薇樺的說法,現在對光伏應用領域的融資難題已大為緩解,真正的問題還在于建設成本高、回收周期長、并網難等亟需解決。
像志成冠軍,雖然中標了分布式發電大項目,但是歐陽秋桂直言光伏應用市場“非常復雜,水很深”,至少審批過程很復雜,“這里卡一下,那里卡一下”。因此,志成冠軍已經放棄了前年中標的分布式發電項目,繼續做回UPS等光伏配套產品。
因此,易事特電源等相關業內人士都提出需要政府部門牽頭,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共同化解審批程序繁瑣、商業模式、并網難題這些分布式發電發展障礙。呼聲最高的,自然是細化補貼相關政策,盡快理順實施細節,使產業扶持政策能夠盡快起到實效。
避免內銷引發新一輪產能過剩
去年東莞光伏業界有兩個大事件,號稱建設130億元太陽能基地的宏威,因涉嫌虛假注資而停牌;再是黃江百億級光伏項目舜盈,被取消重大項目資格并擱淺。在“金太陽工程”補貼時代之后,東莞光伏進入一個漫長的“政策等待期”。
這個漫長的時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珠三角眾多城市的對比中,東莞對光伏應用的認識落后,不夠重視,或者不夠積極。其實,與制衣、玩具、紡織等傳統產業一樣,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光伏產業來說,同樣面臨擴大內需的問題。國家層面的“救市”政策,增大裝機量,最終目的畢竟是消化產能過剩。東莞的調研報告估計,2017年全市可建成光伏總裝機量超過3GW,經前車之鑒和一番摸索后,落地政策必然慎之又慎,如果所有產能全部轉內盲目上馬,對于目前東莞光伏產業來說,將會造成又一次過剩。
朱薇樺曾經分析,分布式發電是光伏產業后“金太陽時代”一個補貼的方向,目前東莞光伏電站項目中98%的裝機都獲得國家項目資金補貼。但這多是試驗性質的展示,東莞想要通過內需消化更多光伏產能,必須投入到市場行為中。
一言以蔽之,就是市場對分布式發電的自主造血能力還存在懷疑。任何的行業要想快速發展必須借助市場化力量,光伏行業在歐美發達國家,基于市場化力量都在蓬勃發展,但是目前,國內各個地區的年度裝機規劃不斷被宣傳,看似國內光伏行業即將爆發,但政策提振的因素居多,市場化影子還是非常欠缺。
從市場角度看,光伏發電不應該把大面積應用提上日程。東莞的光伏產業同樣要按捺得住。在這個意義上,這個政策等待期反而看起來是比較穩當的,以防再出現宏威這樣匆忙上馬、大手筆投入和補貼后才發現問題的項目。
據悉,東莞地區光伏應用領域的政策落實權責已由東莞市經信部門轉移至市發改部門,東莞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也參與了調研,政策的落地正在論證和審批,企業且稍安勿躁。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