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成本難降 海上風電被指“水中白象”

時間:2014-03-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風電行業希望建設更多海上風電場,也就意味著海上風電建設的選址正從近海走向遠海,由淺水走向深水,施工難度加大的同時成本也被不斷推高。

在英語,用“白象”來形容昂貴而無用的東西,因為投資巨大且風險較多,海上風電被冠上了“水中白象”的別稱。

根據英國政府2013年下半年出臺的補貼政策,政府承諾海上風電場每兆瓦時電力電價為155英鎊。這個價位是當前英國批發電價的3倍,比陸上風電價格高60%還要多。

海上風機需要在高咸度的海水中站立近30年,還要經受海浪的拍打、海底地震的顛簸,如此種種都是推高海上風電建設成本的重要原因,而高成本也成為海上風電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風電行業希望建設更多海上風電場,也就意味著海上風電建設的選址正從近海走向遠海,由淺水走向深水,施工難度加大的同時成本也被不斷推高。

海上風電要實現經濟性就需要加大建設規模。首先是加大風機單體的最大功率,當前陸上風機的最大功率多介于1兆瓦和3兆瓦之間,而海上風機一般在3兆瓦到4兆瓦之間,甚至更大。

理論上來說,轉子葉片越大掃過的區域也越大,收獲的能量就越多。因此,海上風機必須配備巨大的葉片和渦輪機才實現其功率要求。當前研制成功的飛機葉片長度已經超過了波音747飛機機翼的長度。技術挑戰顯而易見,在幾十年的設計運行期內,風機葉片還要承受海洋環境嚴酷的挑戰。

在遠海地區,風機的建設和運維都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專用的施工船舶的成本也、很高。一旦停機,海上風機維修的成本高昂,雇傭維修人員、租用船只和服務設備每天需要2500美元到2.5萬美元不等,價差取決于備件的大小和重量。

海上施工建設成本要比在陸地上高很多。建設成本占總投資的比例因地因時而異。超過30%的海上風電開發認為建設成本要占總投資的40%以上。半數認為高成本是海上風電開發的“重大”或“主要”問題,會導致項目工期延誤甚至流產。一些金融機構也將投資海上風電劃為“高風險”一類。

成本過高會導致項目依賴補貼,這樣市場的可持續性就會更弱,使用期20-30年內收回成本的可能性更小。去年年底,德國一家公司宣布退出在英國海岸建設世界上最大海上風電場的計劃,理由是技術難題和市場條件不佳。德國公司退出的最大受益者可能就是英國,因為建設和運營海上風電場的高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然而,英國民眾對高能源成本的不滿情緒已經高漲,再建設更多海上風電場無異于火上澆油。

資本都有追求高回報的本性,一個行業要想健康發展必須具有強大的自造血功能,否則輸血一斷,則前途難卜。

海上風電的支持者稱,隨著技術的成熟和規模的擴大,海上風電的成本將降低。而降低成本的方法往往是擴大風場規模,規模也更容易實現標準化,降低購買成本。不過,除非技術得到大幅改進、經濟性得到大幅提升,否則海上風電場仍將是政府補貼的沉重負擔。但短期內甚至是在中期的未來,海上風電在成本上都不能同其他能源方式競爭。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