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們已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對網聯網概念的討論和前景的預測上,現實中已經有各種各樣的智能設備出現在我們身邊。從最初的智能家電,到智能廚房,再到最近的智能手環,其發展勢頭異常迅猛。而從長遠來看,其前景的確可觀,簡而言之,親民,便利。這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讓日常生活變得簡單,高效,有序,并且帶有一定的娛樂性,而且還能滿足人們對時尚美學的追求,其產值及其連鎖產值也極具潛力。
Gartner預計,物聯網設備將會呈爆發式增長,在2020年,市面上預計會有260億臺設備,如果把智能手機和平板也計算入內,那么設備的總量將會達到330億部。這些物聯網設備總共會為全球經濟帶來1.9萬億美元的收入。沒錯,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擁有眾多的智能設備及相應的APP,但實際情況確是:這不僅沒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反而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管理不同的智能設備,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空間去擺放我們的智能設備,甚至有很多朋友反映每天出門前還需要花費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去準備今天要隨身攜帶的智能設備。
說到這,很多人應該會有同感,是的,不言而喻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我們還僅僅只是處于物聯網的初級階段,或者說是探索階段。沒有統一的標準,沒有統一的規范,開發模式不明確,商業模式不明確等等,換句話說,不同的設備之間難以通過一個統一的協議進行溝通和交流,各家有各家的產品,但沒有統一的標準,這對于用戶來說絕對是最糟糕的體驗。
所以,就像物聯網發展之初所提出的“高效、節能、安全、環保”,不論是用戶還是開發商,這才是我們共同的一致的最終目標,而目前來看,可謂路漫漫長而修遠兮,這需要我們相互求索,共同協力,而不是閉關鎖國,只為一家獨大。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