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解析電線電纜行業招投標“污點”

時間:2014-03-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分析電線電纜行業的招投標亂象,存在著多個不合理:招標機制不合理、付款方式不合理、違約處罰不合理等,其中尤為明顯的是招標機制不合理。電線電纜行業的招標機制不合理中又以最低價中標和采取閉口合同為典型。

招投標作為國際上通用的一種市場交易行為,幾乎涉及到各行各業,但在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合理因素,甚至是"污點"。近年來,盡管我國相關部門多番加強監管,但各行業中招投標亂象日益嚴重。

誠然,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為招投標提供了公平公正的交易平臺。但不容忽視的是,合理招投標的前提必須是建立在一個系統、綜合的措施之下。如果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即便是招投標設定得再合理,在實行過程中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難題。

就電線電纜行業的招投標而言,諸多問題曾被曝光。電線電纜企業對于當前國內的電纜招投標市場也是一片嘩然。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電線電纜招標市場中存在著諸多不合理現象,這些不合理現象甚至一度造成超低價中標、圍標、串標等亂象,嚴重危害了正規電線電纜生產企業的利益。分析電線電纜行業的招投標亂象,存在著多個不合理:招標機制不合理、付款方式不合理、違約處罰不合理等,其中尤為明顯的是招標機制不合理。電線電纜行業的招標機制不合理中又以最低價中標和采取閉口合同為典型。

最低價中標原則。當前各級電力電網公司在評標時,一般采用最低價中標的原則,而最低價中標的直接危害是引起低價傾銷,并最終導致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電線電纜采購商對此也心知肚明,不斷加大監管力度,一旦查出產品不合格就取消企業投標資格。但盡管如此,對于超低價中標然后以偽劣產品以次充好的現象也難以滅絕。尤其是當采購商得到一定的"封口費"之后,他們對這種違規現象會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此,采購單位只有取消最低價中標的原則,堅持按照價格、質量和服務三項原則采購,電線電纜市場才會更加規范發展。

閉口合同。經過長時間的實踐來看,采取閉口合同同樣不科學、不合理。比如當合同一旦簽訂之后,不管日后材料價格如何變化,都不會修訂合同價格。在閉口合同指導下,一旦材料價格大幅度波動,便使投標企業陷入極端被動,甚至發生巨額虧損。因為當前最令電線電纜生產企業不安的是,作為電線電纜產品的主要原材料--銅價價格一直不穩定。因此,即便是某家電線電纜企業有幸中標,也不能保證其實現盈利,甚至可能虧損。

另外,付款方式的不合理也是電線電纜生產企業長時間思考和積極解決的問題。但目前來看,電線電纜企業相較于采購單位,尤其是電網等大客戶還缺乏話語權,長時間回款慢、回款難等問題嚴重凸顯。

長期以來,"2-5-2-1"模式,即合同簽訂后先付20%的預付款,產品交貨后付50%,產品安裝完成后付20%,余下的10%作為質量保證金在質保期滿后付清,造成了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回款慢,甚至是回款難。而對于預付款的支付更是有些可望不可即。因為一般采購單位不愿意支付預付款,即使在支付預付款前,還要求供方提供預付款保函,拖延支付預付款。有的合同規定:交貨周期為20天,收到供方預付款保函后30天內支付預付款,因為辦理預付款保函至少一周時間,客戶在30多天后才支付預付款,直到發貨到位后,常常預付款仍未到賬。

不但預付款難收到,即便是貨款一般也要頗費周折才能收到。在貨到后,采購單位理應付款給供方,但采購單位又要求供方再次提供發貨回單的原件、合格證、質保書等材料(實際供方到貨時已提供),然后才支付貨款。還有許多安裝公司或總包方規定業主付款后再向供方支付貨款。這些行為都拖延了貨款的支付。由于客戶的故意拖延,電線電纜產品從發貨到付款的周期一般長達3-4個月。

回款難的問題還表現在付款時間約定的不清晰。此現象往往是采購單位人為所致。比如在簽訂合同時,采購單位常常要求在項目竣工、通電、安裝調試等結束后付款,很多重大工程甚至要求項目完成決算后再結算尾款,這些付款環節是企業無法掌握的。特別是對于一些周期長的項目,要求貨全部交清后才付款。這種付款方式讓供方先墊付大量的生產資金,無疑加重了供方的資金壓力。比如政府項目,一般無預付款,企業還要按進度排產發貨,發貨后還要再被拖欠貨款,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再如一些交通項目,由于建設周期較長,從第一批供貨開始到最后一批供貨結束,供貨周期可能長達一年時間,如遇特殊情況,周期則更長。

同時,質保金問題也令電線電纜生產企業苦不堪言。當前,電線電纜企業繳納質保金約占在外貨款總額的20%-30%。電線電纜屬于材料類產品,理應不該像設備類產品那般繳納質保金,但是當下大部分采購單位仍然會要求電纜生產企業繳納5%-20%的質保金。客戶在合同中要求工程竣工驗收或安裝調試結束1-2年后再支付質保金,但尚未確定具體的支付時間,因此質保金拖欠2-3年也很正常。

最后一個嚴重的問題便是違約處罰不合理。目前許多電線電纜合同存在著違約金過重的現象,如技術資料提供不及時、延遲交貨等都要罰款,有的罰款額甚至高達百萬元。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生產、運輸等方面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造成無意違約在所難免,而承擔過高的違約責任很不公平。采購單位刻意甚至故意地處罰,往往造成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入不敷出,簽了訂單沒有盈利,反而虧損。因此,當下電線電纜生產企業處處被動、處處忍讓,話語權缺失現象要高度重視。總而言之,招標、回款等機制的不合理,嚴重擠壓了電線電纜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再加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電線電纜生產企業舉步維艱,甚至面臨倒閉風險。因此,電線電纜招標過程中的諸多亂象要及時處理。

更多資訊請關注現場總線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