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已有31座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而機動車保有量還在進一步增多,城市道路交通壓力與日劇增,交通事故多發,堵車問題日益嚴重,開展智能交通建設顯得極為必要,國內已取得一定成績。
近幾年,隨著城市信息化步伐加快,各地政府對城市交通投入增加,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設取得了初步成就。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擁堵,居高不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亟待提升的交通服務水平是促使智能交通需求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城市智能交通業對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解決交通擁擠、確保運輸安全、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有積極影響,各級政府部門對其越來越重視,同時不斷出臺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隨著國家“十二五”交通規劃的出臺,中國城市智能交通行業投資額預計將繼續快速增長。我國智能交通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2014年智能交通行業基礎建設基本成型,注重應用成為發展主方向,投資增長率將接近30%,預計應用投資規模超過500億元,全國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水平將顯著提高。
智能交通建設以北京、上海為領銜
北京市“十二五”期間規劃投資56億元,用于提升智能交通。按照規劃,北京將建成交通運行協調指揮中心(TOCC)和路網運行、運輸監管、公交安保三個分中心,形成一體化、智能化綜合交通指揮支撐體系,成為數據共享交換中樞、綜合運輸協調運轉中樞、信息發布中心,緊急情況下為交通安全應急指揮中心。
上海在智能交通建設方面將不斷完善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和世博信息服務應用平臺,實現與閔行、虹橋等區域交通綜合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上海還將在完善道路交通采集發布系統的基礎上,建設智能公交系統,改進多種交通方式的換乘信息服務,建設完善交通狀態指數采集發布系統,多渠道為市民提供全面的、動態的交通綜合信息服務。
一線城市初具規模未來普及二、三線城市
如今,一線城市及東部沿海和經濟發達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設已初具規模,而中西部地區的智能交通主要還集中在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城市內部的智能交通系統有待于繼續建設和完善。智能交通建設將加大發展力度深入二三線城市,總體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未來中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主要投資區域為二三線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未來5年內,中國將有200個以上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揮中心。預計到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產業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更多資訊請關注軌道交通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