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核電在澳能源未來中必占一席之地

時間:2014-02-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這個國家已經讓核電成為了其電力工業的核心,核能占據了該國發電總量的78%,并成功將電力出口到鄰國。法國核電產能可以滿足澳大利亞20年的需求,其人均碳排放量比澳低60%。

福島核事故給全球核電產業留下了一個嚴重的公關問題。核電高效、清潔,其安全性也遠超人們的認知。未來,澳大利亞勢必要在全球核電產業中占據一定的地位。

全球大部分能源來自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2000年至2010年,全球化石燃料的使用增長了28%。在一定時間內,這種增長趨勢還將繼續保持。哥本哈根協議呼吁,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量需要減少80%。澳大利亞政府已設定類似的減排目標。

這些目標極具挑戰性,但并非是不可完成的任務。特別是,到2050年,全球能源消耗預測增長50%。在這種趨勢下,各國不得不調整各自的能源結構。

現代化的生產和生活需要可靠的電力供應來維持,稱之為“基本負荷”。然而,可再生能源并不適合提供基本負荷。因為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具有間歇性,同時無法大規模存儲。

那么,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備用電力之外,要維持穩定供電必須進行其他的能源投資。目前,有五種能源可以提供可靠的基本負荷:煤等化石燃料,但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水電,鑒于澳大利亞水資源的困乏而發展受限;地熱能,仍處于發展中的技術;核能。

眾所周知,核電的應用歷史已超過50年,全球有32個國家擁有核能發電站。澳大利亞是“零核電”的少數發達國家之一,也是20國集團成員國中唯一無核電的國家。

究其原因,無外乎恐懼和政治。對安全的顧慮,是澳大利亞反核電聲音的主旋律。那么,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全球范圍內發生的核事故。

最具災難性的事故,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廠4號反應堆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據2005年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顯示,事故當時有56人喪生,47名核電站工人及9名兒童患上甲狀腺癌,并估計約4000人最終因這次意外所帶來的疾病而死亡。事故原因被認定為設計缺陷和違規操作。

1979年3月28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三里島核電站,因人為工作過失,造成反應堆最終陷于癱瘓。但未有放射性污染和人員傷亡記錄。

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造成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泄漏事故。據官方消息,因輻射致死的人數至今仍然為零。

可以說,核能發電實際上是最安全的電力生產方式。相比較而言,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過程中,爆炸和坍塌事故已殺死了成千上萬的從業者。

以法國為例,這個國家已經讓核電成為了其電力工業的核心,核能占據了該國發電總量的78%,并成功將電力出口到鄰國。法國核電產能可以滿足澳大利亞20年的需求,其人均碳排放量比澳低60%。

事實上,澳大利亞并非沒有發展核能的基礎。全球已探明的鈾儲量有近半都藏于這個國家腳下。如果我們仍舊熱心于減排事業,那么核能是唯一的好選擇,可以取代化石燃料而支撐基本負荷。

澳大利亞現在需要盡快加入到核能國家的名單中。如果10年內我們仍舊無法擁有一座核反應堆,那么澳大利亞將被全球核電技術和產業遠遠的拋開。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