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業現狀堪憂,智能交通應運而生。與日益便利的交通相對應,交通行業仍面臨一系列難題:交通工具迅速增長與配套交通設施建設滯后的矛盾,使得交通擁堵成為一線城市常態;能源消耗、出行安全也在干擾著城市化發展進程及運行效率。有研究表明,即使在高峰期,仍有部分城市中心道路系統和高速公路暢通,因此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將車輛更加有效地分布在道路網絡中,而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于采用現代化智能信息技術實現,智能交通應運而生。
政策支持是智能交通發展的有力支撐。智能交通最早由美國提出,之后歐洲、日本也相繼加入這一行列,隨后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等國也加入這一行列,全球正在形成一個新的ITS產業鏈。各國ITS的發展也主要是國家政策支持,我國ITS研究應用雖然起步較晚,但政府一直非常重視該行業的研究及建設,尤其近幾年,國家連續推出多項發展計劃,且人口大國的國情給我國智能交通應用提供了最大的舞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200個大中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揮中心,預計到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人民幣。
行業競爭分散,龍頭企業優勢將漸顯。智能交通行業目前競爭較為激烈,企業處于跑馬圈地階段,由于政府資金缺乏與行業快速發展相矛盾,BT模式將成為主要趨勢,有能力整合各方資源的大型企業或企業龍頭市場占有率將提升。而隨著水陸空聯程聯運的大交通體系逐步形成,車聯網船聯網將成為下一步發展重點。
首次給與行業“優異”評級。現階段智能交通管理行業處于起步階段,國家在城市交通、軌道交通和港口路橋交通領域的投入將持續升溫。目前來看,國內市場主要集中在硬件設備和系統集成方面,設備類總投資集中在交通訊號控制、視頻監控、電子警察、系統集成及軟件服務等幾個細分領域,前后端及終端顯示的設備。
更多資訊請關注軌道交通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