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其實已經為推廣電動車做好準備了,只是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電動車能否大規模普及應用與充電基礎設和行駛里程關系不大,但總有人糾結這兩個問題,因為這是最容易看到的點。實際上,這些人沒有看到推廣電動車應用的關鍵因素。
這些所謂影響電動車應用的障礙其實都是某些人想當然?,F在,該給這些人洗洗腦了。
首先,要明白這一點:市場上現存的電動車行駛里程基本上都能達到160公里左右,用戶在家里進行充電,用不著使用昂貴的復雜充電基礎設備,完全能替代現在汽車市場大部分常規內燃動力汽車。如果你不同意這一點,你可能就錯得很遠了。以下是原因:
電動車完全能取代行駛里程為小型代步微車
讓我們做一個有趣的假設:各位讀者都對汽車行業里被稱為微型掀背車的汽車多少有所了解吧,如福特嘉年華和大眾Polo就屬于微型掀背車。
從微型掀背車被制造和出售之后,直至汽車使用壽命到期,約三分之一的微車沒有一次實際行駛里程過160公里(也就是說沒跑過長途),在此期間,這些汽車還被修理過和重新銷售。
如果電動車的行駛里程不再成為問題的話,那么充電呢?要是電動車車主住在市中心,對電動車充電可就不容易了,要是電動車車主住在一個帶有地下停車場的現代公寓樓里,對電動車充電不過是小事一樁了。只是在露天街道上對電動車充電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總體而言,電動車的使用方式與智能手機類似,都是晚上充電,白天使用。因此,電動車車主在白天用車時無需擔心充電問題,安心駕車即可。在市區行駛時,電動車行駛距離不遠,并且經常遇到堵車情況,這用不了多少電。
看看,這是不是與智能手機的使用方式如出一轍?我們整天帶著手機,但實際使用手機的時間卻很短。如果要對電動車充電,車主可選擇電動車的通宵充電模式,無需在家中安裝快速充電裝置。
車主只要將充電插頭插入普通插座,電動車電池就能進行充電,當他第二天起床時,電動車電池已經充滿電了。
我們再次強調一下,電動車不是一種用于長途行駛的汽車,電動車的好處在于它能取代常規動力微車。
如果要去一個稍遠一點的地方上班,人們都不會駕駛電動車。人們只會駕駛電動車去離家不遠的辦公地點上班,或是接送孩子上下學。
由此看來,電動車不僅有較多市場需求,而且市場前景良好。人們完全不用談論如何將電動車的行駛里程增加到500公里,或是花費大量資金來建設性價比很差的快速充電器網絡,看看滿大街跑的電動自行車你就明白,其實電動車的使用條件已經完全具備了。
實際上,在我看來,未來的汽車也將迅速地重新按照使用能源種類進行分類,每種汽車都有適合自己的能源。
短距離代步用途的微車將全部被電動車取代;在不遠的將來,市區和郊區的通勤車將全部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那些用來跑長途的汽車使用汽油、氫氣或合成氫氧化物。
筆者認為后二者最具可行性。但有可能電池技術在未來某天得到了發展,電動車也能行駛更遠距離。
也許有那么一天,所有城市中心的街道兩旁都安裝了感應充電環。
無論如何,我覺得電動車現在的狀況有點混亂,不僅局限于能量方面。我們談論未來能源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包括核能電池這樣的無限電力能源。這次只是舊話重提。
當然,有人會問,要是我們使用電動車,對現有的電力產業結構產生的影響微不足道,到底我們會有什么好處?這個問題問到點子上了。因為現在還沒有答案。
現在,如果還有人認為電動車的行駛里程、充電時間和充電基礎設施缺乏是電動車推廣的障礙的話,他們的想法才是推廣電動車的障礙。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