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場特斯拉引發的新能源汽車熱潮席卷著國內的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國內較早研發電動車技術的比亞迪,被一些市場人士看作是最有可能與特斯拉構成競爭關系的整車廠家。
比亞迪混合動力車型“秦”的上市可以視作其加速推廣個人市場的信號,不過受制于國內配套設施不足,純電動車短期內還很難擁有與特斯拉ModelS較量的產品。
ModelS85車型國內售價73.4萬元,目標定位于高端客戶群,擁有能夠在4.4秒內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的超凡能力。而比亞迪的E6電動車主要應用于出租車市場,“秦”百公里加速成績為5.9秒,不過它屬于混合動力車,并搭載了渦輪增壓發動機。
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穩定高效的動力源是提升汽車性能的關鍵。在國內銷售的ModelS車型上,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提供的鎳鈷鋁三元電池。作為一款應用于筆記本、電動工具等領域的成熟產品,鎳鈷鋁三元電池不僅工藝成熟,能量密度高的特性使其可以給電動汽車提供充沛的動力。
比亞迪采用的則是自主研發的磷酸鋰鐵電池,它的優勢在于熱穩定性很高,不過,相對于三元鋰電池,其能量密度稍差,這導致在重量相同的條件下,其續航里程較短。
特斯拉ModelS是一款不錯的車,不過電池材料、電機技術不一定是最先進的。與特斯拉相比,比亞迪在未來的競爭中并非完全處于劣勢。
比亞迪的底氣來自于不斷進步的動力電池技術。特斯拉鈷酸鋰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70wh/kg,而比亞迪F3DM混合動力車的數據為90wh/kg,二者性能相差近一倍。羅紅斌介紹,“隨著生產設備和工藝的提高,我們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目前已經逐漸提升到了135wh/kg。與此同時,磷酸鐵鋰電池一致性也明顯提高,目前我們可以做到30毫安的均衡電流。”
一位業內專家指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核心的電池技術更是不斷進步。特斯拉用鎳鈷鋁三元電池取代鈷酸鋰電池,增加了熱穩定性,并提高了能量密度。未來,比亞迪、天津力神等企業如果能夠解決磷酸鐵鋰能量密度、一致性和低溫性能等技術瓶頸,有可能讓其成為更穩定、循環壽命更長的電動車電池。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