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我國機械工業需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時間:2006-06-3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于珍日前透露,目前我國機械工業自主創新能力還相當落后,新產品貢獻率僅為5.9%,只及工業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   于珍是在此間召開的協會年會上說這番話的。據他介紹,工業發達國家機械工業新產品壽命周期一般為3年至5年,而我國新產品壽命周期為10年,并且,我國機械產品無世界名牌,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雖然近幾年我國機械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不少成效,但從總體上看差距還很大,沒有實現質的轉變。許多與重大技術裝備有關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仍依靠進口,高檔數控機床也大量依賴進口,發達國家對我國航天航空、國防軍工急需的高級數控機床仍長期實行禁運。   于珍表示,我國機械工業必須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升級,走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新路。一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和加速技術開發中心建設,尤其是一些對我們發展約束很大、國外不可能提供給我們的技術能力,只能靠自己培育;二是建立以主導產品為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為支撐的企業發展戰略,促進技術升級、加速產品更新換代,培育自主品牌、創建世界名牌;三是依托“三峽工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推進核心技術和重大裝備國產化;四是積極利用合資經營、合作生產的技術溢出效應,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