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政協11屆二次會議上,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大學副校長施衛東表示,產能過剩,不僅是江蘇傳統制造業面臨的問題,就連新能源、環保領域的新興產業,目前也要避免陷入產能過剩的泥潭——而其關鍵在于減少政府干預。
施衛東說:江蘇一度紅火的光伏企業70%以上已破產,在節能環保領域,目前風電設備也有50%的產能過剩,還有鋰電池生產,也是一擁而上的局面。
根據江蘇省政府頒布的《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船舶四個行業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的矛盾,并且計劃在今后五年內量化壓縮產能。
產能過剩,除了市場本身的盲目性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干預,是地方政府推動下的盲目投資。
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在江蘇的發展也正在勢頭上,其在4年時間總產值突破了100億元人民幣,占到大陸的三分之一。內陸資源有限,向海洋要效益,沒有問題。但如果不未雨綢繆,不解決導致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未來很有可能還會重蹈覆轍。
更多資訊,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