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鄭州地鐵創造兩項“世界領先” 4G技術用于軌道交通

時間:2014-01-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首條貫穿城市東西的鄭州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通試運營。我國八大古都中最早的商都鄭州,終于進入“地鐵時代”。在我國的城市地鐵交通中,鄭州是第19個獲批建設地鐵的,但是它卻創造了城市地鐵的兩項“世界領先”。

歷時四年半建設,首條貫穿城市東西的鄭州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通試運營。我國八大古都中最早的商都鄭州,終于進入“地鐵時代”。在我國的城市地鐵交通中,鄭州是第19個獲批建設地鐵的,但是它卻創造了城市地鐵的兩項“世界領先”。

3噸多重的制動電阻,原來都裝在地鐵電客列車上。在鄭州地鐵,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技術創新,制動電阻被放到了地面。僅此一項,1號線電客列車每年就可因“體重”減輕節電60萬度。而且還把列車制動轉化成電能,回饋到整個地鐵35Kv電網。通過與許繼集團聯合開發這項“制動電阻地面化及電能回饋”技術,鄭州地鐵創造了一項“中國第一、世界領先”。

目前國內外地鐵車地通信普遍采用WLAN技術,常見的問題是聲音卡殼和圖像“馬賽克”。鄭州地鐵在全球首次使用了華為公司的eLTE方案,把先進的4G技術用于軌道交通,為車地之間語音、數據、視頻信號無線傳輸,提供雙向、流暢的通道。這是鄭州地鐵創造的又一項“世界領先”。

據介紹,運用制動電阻地面化技術,不僅減輕了列車重量,避免制動電阻對車底的烘烤,也降低了對地鐵隧道的污染,起到了化害為利、節能減排的作用。使用這項技術后,鄭州地鐵1號線預計每年可節約800萬元左右。

公司副總經理、運營分公司總經理馬子彥算了一本賬:“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26.2公里,估算每年可節電500萬度到1000萬度。”以日常主要使用的火電作參照,以每度電耗煤360克的平均水平計算,這相當于每年節約了1800噸到3600噸煤;以每度電排放860克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計算,每年將少排放4300噸至8600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鄭州每年少跑了2150輛到4300輛小汽車!”

地鐵一向被稱為技術密集的“超級工程”。“這項技術創新的意義,絕不僅僅在于省了多少錢!”馬子彥說,“世界領先技術接連在這里誕生、應用,體現了鄭州地鐵拓展提升產業、推動科技創新的使命追求。”“這兩項技術的取得,是鄭州地鐵踐行科技地鐵、人文地鐵理念的直接成果。”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擁軍說。

1號線的創新不僅惠及了自身,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早在2010年10月,市軌道公司就聯合河南省內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相關產業單位,成立了河南省軌道交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三年來,聯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僅提升了整個地鐵建設裝備的國產化率,還帶動了河南機械裝備產業的提升,推動聯盟內兩項地鐵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河南省政府為此拿出2500萬元的科技資金進行大力扶持。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