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污水治理難 為何“難于上青天”?

時間:2013-12-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地下水污染導致癌癥高發甚至牛羊絕育的報道,也在一些地區出現。頻出的報道和不爭的現實逼迫著我們思考,污水治理難,為何“難于上青天”?

污水治理難,為何“難于上青天”?

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爆發以來,6年過去,太湖污染仍未“脫困”。江蘇省政府自2008年以來,每年省級財政撥付20億專項資金進行太湖治污,并要求地方政府按照當年財政新增收入的10%~20%進行配套。此后,江蘇在太湖治理中先是重點處理了工業污染,生活污水處理也顯成效,但唯獨在農業面源污染方面似乎進展不大,有機農業發展也遇到困境。

近日,關于河道污染的新聞屢見不鮮,先是汾河治理五年不見成效,后是安徽省肥西縣的派河流域水里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長江變成名副其實的“黃河”,淡水湖變成“重金屬水湖”,各地關于水污染治理難的新聞“滿天飛”,群眾心中“淚奔騰”。

水是群眾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水質量好壞直接影響群眾身體健康。環保部2月20日發布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其中提到,個別地方因環境污染而出現癌癥村。此前,地下水污染導致癌癥高發甚至牛羊絕育的報道,也在一些地區出現。頻出的報道和不爭的現實逼迫著我們思考,污水治理難,為何“難于上青天”?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作為高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環境污染和治理是一對天生的“公敵”,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方法仍是水污染嚴重的“幕后殺手”。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改變污水治理觀念,才能從源頭上解決污水治理。

其次,水污染治理機制不健全是污水治理難的“幫兇”。我國對污水治理雖然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但普遍存在“中央雨大,地方雨小”的現象,存在相關政策不具體,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因此應建立“制定政策-出臺政策-意見反饋-完善政策”一條龍機制,狠抓政策的落實,對政策中有爭議的地方及時給出權威解釋,加大對排污企業懲罰力度,建立健全污水治理機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