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現代經濟增長核心,而機械制造業則是國家技術裝備基礎。伴隨近幾年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對機械裝備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本土產業正在加緊升級,縮小國際差距,從而振興中國機械產業。
機械制造業水平與規模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它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
國內機械工業產銷高速增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得益于國家政策對機械工業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中央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后,相關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逐步落實,推動了機械工業快速企穩回升。
在上述環境發展之下,中國機械制造業的綜合技術水平近幾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企業通過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技術改造、“工藝突破口”和全面質量管理等項工作的深入開展,使制造技術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一批先進的制造技術在生產中得到應用和普及,一大批重點骨干企業在關鍵工序增加了先進、精密、高效的關鍵設備。總體上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大較大差距,但該差距在中國產業不斷努力之下,正在逐漸縮小。
未來振興機械制造業,必須建立起完整的、高效的工業科學技術研究開發體系,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先進制造技術。工業科技研究開發體系以企業為主,具體地說就是要以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的技術開發機構為主體。
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的技術開發機構是企業的有機組成部分,與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與企業的經濟利益休戚相關,興衰與共,它是企業科技行為的主要載體,也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技術支撐。以企業為主體的工業科學技術研究開發體系,同時包容著一批政府部門的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的一部分研究開發力量,它們以企業的發展目標和經濟利益為導向,分工協作,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企業技術創新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