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轉變。
至少,在中國,人們經常聽到——歐美經濟在復蘇,而中國經濟卻開始放緩。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歐元區17國和歐盟27國第二季度GDP環比均增長了0.3%,反觀中國,從去年第一季度開始進入減緩發展期,GDP增長從8.1%降至7.8%。
對于美國制造業的復蘇,羅克韋爾自動化主席兼CEOKeithNosbusch認為這主要緣于能源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頁巖氣的驚人儲量,它們能輸送到生產制造的管道中。而新興市場勞動力和生產成本的高速增長,也使得成本結構趨于穩定的美國顯示出競爭力。不過,無論是新能源的開發,還是成本的增長,都給自動化企業帶來了商機。
但中國經濟放緩,卻刺痛了許多跨國公司的錢包,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季度,包括PernodRicard、賽諾菲安萬特、微軟、IBM等國際巨頭在內,無論是零售商、小產品生產商還是工業制造商,都紛紛公布在華業績疲軟,并在業績報表里特意強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在華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羅克韋爾自動化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2013年,羅克韋爾自動化歐洲市場平穩增長,但是亞洲市場,除了日本,其他國家的形式并不樂觀,尤其是印度。
不過,好消息是中國市場在下半年出現了反彈。“我們預計2014年情況會更好。”Keith說,一旦中國和韓國市場開始復蘇,亞洲就會成為羅克韋爾自動化增長率最高的市場。
中國仍是不可忽視的大市場。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以及由于激烈的競爭對利潤的擠壓,中國的制造業對自動化需求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并且仍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在過去的一年中,包括富士康在內的許多工廠都加快了自動化產業化的步伐,引入了包括機器人在內的生產線。這對于像羅克韋爾自動化這樣的公司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目前在全球80個國家及/地區共有22,000多名員工,2013財年銷售總額達63.5億美元,今年恰逢其Allen-Bradley品牌創立110周年。在過去的幾年,羅克韋爾自動化一直致力于追求收入來源的多樣化,過程、OEM、新興市場、安全、信息等成為一些重點增長舉措。以過程自動化為例,盡管上一年度的增長平平,但在此之前,羅克韋爾自動化在過程行業的年平均增長率介于18%到22%之間。“過程行業是我們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發展的一個領域,是我們未來增長的核心力量,也是十分重要的增長引擎。”Keith表示。此外,在安全方面和OEM業務增長率均高于公司平均水平,尤其是歐洲和美國的OEM業務。
“互聯企業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Keith對此非常堅定。
2012年,思科CEO錢伯斯提出了一個可能改變世界的概念——“大互聯網”,提出把機器接入到互聯網中。今天,制造業的升級,不再指單純的設備升級。過去,企業網絡和生產網絡是互相孤立的,現在,設備開始被接入工業互聯網中,使得控制和生產變得更加智能。當然,生產設備向互聯網的接入,對于安全環境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正是基于這一背景,羅克韋爾自動化提出了“互聯企業”這一概念——人員、車間系統和企業應用之間可以實現大量的合作,這種互聯機制可以促進合作,提高整體生產力和可持續性。
無疑,羅克韋爾自動化與思科的合作是戰略級的,他們不僅共同開發產品、參考架構,甚至共同制定市場策略、合作銷售產品。
雖然,互聯企業的概念對于擴建工廠和新建工廠都適用,但新建工廠由于設備還未安裝,而更容易實施,但對于舊有工廠的改造卻并非易事——由于生產車間各式各樣,其中的設備可能也會有新有舊,因此要達到同一級,可能需要引進新設備,構建新的生產線,或者重現裝配現有生產線。“公司最好從長遠角度確立想要達到的目標,然后再開始實施。”Keith說,“沒有哪家公司會一下子將資金全都投入到這里。要重點關注控制基礎設施。”
而中國一些用戶,他們在如何努力創建一個精密架構的問題上,眼光非常具有前瞻性,他們在創建信息平臺,譬如引入智能電機控制解決方案、創建以太網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增添信息以此提高生產力并實現實時分析。不過Keith認為,無論是供應鏈還是企業系統,這些企業同外界的聯系還不夠,大多數精力仍集中在生產車間。
羅克韋爾自動化亞太區總裁歐瑞韜(TomO‘Reilly)補充道,互聯企業會逐漸普及。例如,在采礦行業,數字采礦一詞逐漸被接納——將傳感器、礦井中控制器以及加工工廠和端口互連起來。但它比較獨立,從最基本的傳感器、控制器一直到自動化都實現互連,形成采礦信息系統。“但是正如Keith所言,他們并沒有將網絡延伸到工廠以外,可能是受到中國一些結構體制的影響。”
對于一些正在進行產業升級的中國企業,Keith建議,除了要擁有合適于自己的人力組織和架構外,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也十分重要。“這不像變化不定的手機行業,制造設備生命周期要持續數年,因此挑選的合作伙伴要具備較強的持久力,并具有出色的適應能力和轉變能力。”——而為了成為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羅克韋爾自動化做了多方面努力:專注于產品技術的開發,保證新品能夠按時發布;為了提高效率,改善了內部的業務流程;在人才管理方面也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是,中國的用戶在挑選合作伙伴時,往往會首先關注價格。也正因此,許多自動化廠商不斷壓低價格,而忽略了用戶真正的需求。“我們更在乎為用戶提供多少價值,而不僅僅是打價格戰。”
Keith說,無論是Logix平臺、智能電機控制平臺還是解決方案和服務能力,羅克韋爾自動化把自己的核心都放在了“價值”二字上。當然,羅克韋爾自動化也開發了一些像Micro800這樣的平臺,與同類產品相比,Micro800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只是它不具備某些集成構架的全部功能。“所以說我們一直在努力滿足這兩種市場的需求,這是一種雙管齊下的策略。”
“人們有時會抱怨制造業技術落后,而新技術的涌現將改變這種局面……我們正處于控制和信息技術相融合所帶來的歷史轉折點,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涌現加快了這一進程,這對我們公司來說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時刻,我們的未來一片光明--我們有優秀的領導團隊和行業精英,合作客戶也是最優秀的。”Keith對互聯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