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摩爾定律面臨失效:芯片恐難繼續降價

時間:2013-12-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一些芯片廠商將堅持使用當前制造工藝來生產某些產品,而只有對性能和功耗要求更高的芯片,芯片廠商才會繼續投資以提升集成度。在模擬芯片市場,這樣的趨勢早已出現,一些廠商仍在使用5年前的工藝來生產產品,同時從芯片設計入手進行創新。

北京時間12月9日早間消息,美國通信芯片廠商博通董事長及首席技術官亨利·薩姆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摩爾定律無法持續推動芯片的成本下降。

根據摩爾定律,隨著芯片單位面積集成更多晶體管,芯片體積將縮小,處理速度將提升,而成本將下降。對于每一代新產品,利用單個晶元將可以生產更多芯片,這將降低每晶體管的成本。英特爾(24.82,0.56,2.31%)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enMoore)于上世紀60年代首次提出了這一定律。

不過薩姆利表示,推動摩爾定律向前發展需要更復雜的制造技術。這樣的技術本身成本昂貴,因此削弱了芯片換代帶來的成本優勢。薩姆利1991年作為聯合創始人創立了博通。他表示:“成本曲線已趨于平坦。”

他表示,對于提升速度、降低功耗以及降低成本,芯片廠商目前不能三者兼顧,而只能專注于其中兩方面。他指出,高電介質金屬柵極(High-KMetalGate)和鰭式場效晶體管(FinFET)等新技術近年得到應用,以帶來新的制造工藝。而半導體行業到明年將實現14納米制造工藝。如此高的晶體管集成度意味著傳統制造技術不再適用。薩姆利表示,芯片集成度越高,芯片制造成本就越昂貴。

薩姆利認為,制造工藝本身仍有提升空間,但在未來15年中也將面臨瓶頸。在進行3次換代后,芯片制造工藝將達到5納米。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晶體管柵極從頭至尾的長度僅為10個原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發展是不可能的。

薩姆利表示:“你不可能僅使用一個原子來制造晶體管。”目前也不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半導體行業將如何發展。他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尚不清楚過去50年中使用的CMOS晶體管是否有其他可替代選擇。”

不過,成本上升帶來的影響將更迅速地體現出來,例如一些芯片廠商將堅持使用當前制造工藝來生產某些產品,而只有對性能和功耗要求更高的芯片,芯片廠商才會繼續投資以提升集成度。在模擬芯片市場,這樣的趨勢早已出現,一些廠商仍在使用5年前的工藝來生產產品,同時從芯片設計入手進行創新。

薩姆利表示,盡管博通生產的一些網絡設備芯片需要更先進的制造工藝,但許多消費類設備中使用的芯片并沒有這樣的要求。他指出:“你沒有必要以10納米CMOS工藝去生產WiFi芯片,28納米工藝已足夠好。”

分析師納桑·布魯克伍德則表示,下一代芯片的成本曲線將回歸正常,而真正的挑戰在于制造工藝達到5納米之后。他表示:“屆時我們將遇到許多問題。”不過好消息在于,工程師仍將繼續尋找解決方案。“如果他們無法找到一種方式,那么整列火車都將受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