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路由器革命 仍需努力火候還沒到

時間:2013-12-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于更能壓縮成本、積累多年的渠道優勢,傳統廠商仍然掌控著每年上億臺家用路由器市場中的大部分份額。智能路由器要敲開這個堅硬的市場,非一朝一夕能成,特別是用戶認知有限和強需求缺乏。

智能路由器成為新一輪智能硬件的關注熱點,這到底是一片怎樣的市場?從我的各方了解來看個究竟,路由器的市場,水比想象中深,錢比想象中難賺。

要革了傳統路由器的命,先得現在的市場主導者失去大勢,但現在看,傳統廠商仍然占據了絕對份額的市場。同時,從市場的反饋看用戶對“智能”概念還沒有強烈的認知和需求,吸引力沒那么夠,智能路由器仍然是在小眾市場撲騰。但智能、云服務化必然是現在路由器發展的大勢,但這個過程沒那么快。
 
路由器市場到底有多大?
 
這里我們所說的路由器其實大部分指帶有無線路由功能的產品,就是可以發射WiFi網絡的路由器;而且更多的關注家用市場,在包含企業級應用的市場,路由器仍然是被思科、華為這類通訊設備巨頭掌控。無線路由器潛在用戶都是接入了固網寬帶的用戶,按照工信部今年年初公布的數據,國內固定寬帶互聯網接入用戶已經達到1.75億戶。
 
中國聯通在11月剛剛公布的業務數據里,寬帶用戶已經超過6千萬戶達到6438.2萬戶。這些數據與我和極路由創始人王楚云聊天中講到的是一致的,按工信部的目標,今年固網寬帶會達到2億戶。
 
由于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對WiFi的需求,這些固網用戶都是潛在的路由器消費群,無線路由的需求還沒有完全爆發。王楚云告訴我的另一組數據顯示,國內無線路由器普及率大概是21%,不到30%,而美國的無線路由普及率超過80%。按60%的普及空間算,在國內就是一個1.2億臺的市場。
 
現在家用無線路由器市場,60%是被TP-Link把持著,去年TP-Link全球出貨量1.1億臺,其中國內市場占到60%左右,20%左右被第二梯隊的D-Link、騰達等品牌占有;現在路由器市場每個月仍有500~600萬臺的出貨量,相比之下現在這些新興的“智能路由器”就是毛毛雨了。
 
極路由是智能路由器現在的銷量大戶,經過大半年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5萬臺,其中大半來自最近一次的99元降價大促。但這個數字仍不及一個傳統路由器巨頭雙十一當天的銷量,這是極路由,360路由器、小米路由器、百度路由器等潛在的小伙伴仍然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傳統廠商走貨快
 
一邊是智能路由們喊著要革傳統路由的命,一邊是傳統路由器廠商正在賣力吆喝,借著無線路由的需求提升大賣。在京東商城粗略數下,做路由器的品牌多達60幾家。
 
一家在天貓上開設旗艦店的路由廠商斐訊,雙十一賣了12萬臺,如此銷量,靠的正是驚人的低價,其正在團購的一款300M速率的產品,只賣48.8元,購買人數已經超過5000人。
 
另一家路由器傳統主導廠商D-Link,在天貓旗艦店把支持11AC、2.4G/5G雙頻的千兆路由賣到了199元(雙十一期間),單月銷量累計已有3500多件。
 
按照一位業內人士的說法,這些成熟的產品,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比例在3:7,所以以上面兩款產品為例,月銷量都已過萬。
 
據D-Link天貓業務的負責人講,雙十一期間,路由類目銷售前3的分別是TP-Link、騰達和D-Link,D-Link的銷售額在雙十一當天為400多萬元,按照平均100元左右的客單價,銷售量有4萬多臺,TP-Link的總量約為D-Link的3倍,12萬臺左右。
 
雖然賣得多,但利潤已經很薄,這位負責人講,價格戰打到現在,最后的渠道利潤只有2~3個點。廠商雖訴苦不賺錢,但由于有成本控制得當,還是有錢可賺的,因為傳統廠商比新入的玩家更能打價格戰。
 
傳統公司更能打價格戰
 
智能路由器雖然以一種顛覆者的姿態出現,但是在價格戰的角逐中并沒有嘗到什么甜頭。在京東商城上,速率300M的路由器,價格從49元到1699元不等,差距懸殊。但其中,價格199元以內的超過了60%,有超過30%的產品價格低于100元。
 
 
智能路由器雖然在功能上有插件擴展的創新,單純從配置和價格上看,并無優勢。
 
聽一位業內朋友講,傳統廠商在價格戰上的有明顯優勢,一個是零部件和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比如像TP-Link和騰達這樣的公司,包裝箱廠、線圈、磨具、連螺絲都是自己的,所以成本控制得很低。而極路由、小米要拼價格前期就只能賠本賺吆喝。
 
除了元器件自產自銷,傳統廠商因為量大也可以把成本做得更低,另一位也在從事無線產品開發的朋友講,以過去主流的高通9331方案主芯片為例,普通廠商的供貨價格大概在3美元,按TP-Link的量就能以1~2美元搞定,這樣百元左右售價的主流產品,硬件成本30~40元是可以搞定的,換句話說極路由一代如果讓TP-Link來做,硬件成本也能控制得更低,但智能功能的開發成本會讓成本大幅提升。
 
傳統路由器廠商仍然占有市場絕對優勢的另一個原因是渠道,TP-Link的渠道已經鋪到縣、鄉一級市場,在傳統市場他們已經穩坐泰山,智能路由器想通過互聯網模式顛覆也非一朝一夕的事。
 
智能路由用戶接受有限
 
“手機APP遠程控制”、“插件擴展”、“系統遠程推送升級”、“極簡操作界面”、“網絡加速”、“云端存儲或者NAS外掛存儲” 這是現在的“智能路由器”革新傳統路由器的關鍵幾招, 但從現有市場反饋看,用戶認知仍然有限。
 
傳統路由器熱銷產品的推介頁面上,主打的營銷點還是大功率、高配置低價格、穿墻性能、甚至配有幾根天線等方面,用戶更愿意為這些簡單直接的需求買單。
 
同時,智能路由的參與者其實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普及智能路由并非第一目的,極路由雖然喊著這樣的口號,但是與傳統玩家相比,收到上面幾方面的掣肘。小米的路由器更多的為了打通其手機、電視、盒子幾類產品,完善自己的產品生態;360則更多的是圍繞其安全主題在做;百度的參與用一位路由器行業朋友的話講是“過來湊熱鬧的,自己還沒想好怎么玩”。
 
Cyberoam是家美國做路由安全網關的公司,據其國內業務經理溫京華講,現在這些所謂為智能路由,只是嫁接了部分企業級路由器的功能,比如網絡限制、身份管控、遠程控制、數據存儲等等。但是和企業級路由的安全功能相比,還是會弱很多,但是價格和智能路由也差距懸殊,最終價格要在1千多元。
 
傳統廠商玩智能路由決心不大
 
傳統路由器廠商也沒有坐以待斃,在做一些嘗試和轉型,但是非常有限。
 
TP-Link在去年末的時候就推出了專門針對手機操作的界面;D-Link在2年前就打出了云路由的概念,雖然現在產品利潤很低,但就像一位D-Link員工所說,現在老板考慮的已經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了,做了40多年的產品,不會輕易放棄,言語間也能感受到傳統路由器廠商的無奈。
 
主打中高端市場的NetGear是在智能化方面嘗試比較早的,有客戶端和云存儲服務。但據一位長期關注路由器市場的朋友講,這些傳統路由器廠商的嘗試都不夠徹底,還是圍繞老的思路。
 
為何傳統路由器廠商轉型慢,“一方面他們認為現在這些智能路由器的威脅還不大,不予理會;另外,由于習慣了之前的模式,現在如果做,想徹底轉也很難。”這位朋友講,如果想轉,也很容易,因為現在路由器也都是模塊化東西,但在用戶培養、積累;體驗上就落后新興智能產品了。
 
最后我們來做下總結:
 
由于更能壓縮成本、積累多年的渠道優勢,傳統廠商仍然掌控著每年上億臺家用路由器市場中的大部分份額。智能路由器要敲開這個堅硬的市場,非一朝一夕能成,特別是用戶認知有限和強需求缺乏。
 
但路由器市場的外殼正在龜裂,在整個硬件智能化生態的推動下,智能化和云服務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