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年以來,國內機床工具行業經營形勢延續2012年整體趨勢,國產低端產品需求明顯減少,中端產品單價持續下降,高端數控產品進口仍呈上升趨勢,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矛盾更加突出,同質化競爭愈加激烈。面對這種經營形式,業內專家無不呼吁相關企業進行轉型升級,走創新之路。“在經歷了連續10余年的高速增長后,由于市場環境和其它增長要素的顯著變化,行業正面臨和經受調整轉型的嚴峻考驗。行業已經步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一個以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主要特征的歷史發展階段。”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陳惠仁在談及行業發展時如此表示。國內機床工具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都有哪些具體的做法,都能取得什么成效無疑是整個行業都需要深思的話題。
拓展業務種類
在市場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一味堅持固有的業務種類,無疑會使市場之路越走越窄。在拓展業務種類上,作為國內機床工具的龍頭企業,沈陽機床無疑是做的最好的。沈陽機床在2012年年度報告中就曾披露2013年的經營工作計劃主要為產品結構戰略性大調整、企業結構戰略性大調整、經營結構戰略性大調整。進入2013年以來,沈陽機床先是于4月在上海全資注冊成立優尼斯工業設備銷售有限公司,將公司過去各事業部自行銷售調整為統一由優尼斯公司統籌市場銷售渠道。6月份優尼斯公司正式運營,初期作為沈陽機床的全資子公司,銷售和服務沈陽機床的四大類普通機床產品,當月便實現收入1.38億元,利潤總額1300萬元。
在經營結構上,沈陽機床也從過去單一地造機床、賣機床向包括機床及其他工業品銷售、金融服務、二手機床回購、機床再制造、工業設計、營銷咨詢等在內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經營”轉變,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在繼續鞏固“增量市場”的同時,著力推進介入“存量市場”,通過金融性服務,回購用戶二手機床,運用新技術進行再制造。沈陽機床的營銷渠道建設也進一步加快,上半年新開設2家4S店,總數達21家。6月份,沈陽機床面向全國開展4S店授權經銷商招募活動,109家公司申報,市場反響強烈。沈陽機床還計劃下半年授權建店30家,年底形成51家的核心渠道體系。
沈陽機床旗下的昆明機床為鞏固和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加強了營銷隊伍建設及營銷區域平臺的搭建工作,將銷售、服務、培訓、渠道管理功能重點集成在山東、河南、浙江、南方公司四大營銷平臺中,實現市場管理工作的前移,同時也充分利用區位優勢,不斷擴大海外市場,預計至2013年底將建立30家專營店,50家一級代理商。同時,昆明機床還建立VIP客戶回饋機制,建立相應服務流程和標準,指定專門客戶經理為客戶提供真正的專屬服務。技術解決方案、技術人員面向一線,增強區域團隊力量,實現銷售全程強大的技術服務與支持;通過營銷渠道強化國產機床一流品牌,提高各系列產品更高的市場占有率。
進入2013年以來,秦川發展也進一步加快了產品結構調整,發揮在專用機床、高效高精度機床、復合機床以及關鍵功能部件等方面的研發制造優勢,根據目前外部環境發生的變化,致力于轉型升級,由以機床制造為主要業務向機床制造、功能部件制造和機床服務業兼具的方向發展。
提升研發實力
市場低迷之際,無疑給國內機床工具企業專注于研發提供了絕好的時機,也給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進入2013年以來,沈陽機床就針對終端客戶需求進行了產品結構調整。沈陽機床在今年的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13)上,面向全球市場推出三個系列的全新產品:一是以智能化為核心、搭載自主研發運動控制技術(I5數控系統)的ETC數控車床產品,二是中德合作、德國標準、中國制造的ASCA系列產品,三是與德國西門子協同研制的BRIO系列銳捷銑、銳捷車產品。ASCAMILL和ASCARAPID兩款新產品研制成功,開創了德國技術、中國制造、全球銷售的新模式。
昆明機床在進入2013年之后,研發人員經過分析競爭對手產品特點,結合用戶需求,總結幾大系列產品的獨特賣點,成立用戶工藝研究團隊,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提出訂制化服務,改進產品綜合性能,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營銷工作提供滿意可靠的技術支持與服務,通過技術研發水平的不斷提升,實現公司向"工業服務商"的轉型。XK28系列產品實現突破,龍門鏜銑床跨入國內外先進行列,THM46100精密臥加、THB110、KHC63-5A也很快導入市場。
進入2013年以后,亞威股份也加強了技術中心研發體系建設完善,形成技術中心研發專項組培育新業務,事業部、分廠技術部負責對現有產品轉型升級。強化現有主機產品的技術性能提升,重點突出高可靠性、高精度、高效率的數控機床,持續推動產品結構的調整,現有主機產品經過優化升級已初步形成系列化。面向高端市場客戶個性化需求,加大柔性制造單元(FMC)、柔性制造系統(FMS)等一體化解決方案開發研制力度,加強落料線、飛擺剪線等重大合同項目的研發制造過程的系統管理。
今年以來,華中數控則依托華中8型的技術優勢,加強與重點主機廠及直接用戶的合作力度,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同時,將根據市場需求,依托華中擁有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伺服電機成套技術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原有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努力開拓機器人和節能型注塑機改造市場。
從這些公司不同的轉型升級之路不難看出,國內機床工具企業要想繼續做強做大,必須在產品和業務上不斷創新。對于未來機床工具行業的轉型升級,陳惠仁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們必須要面對行業中速,甚至低俗的經濟發展狀況。同時,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調整產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全方位的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從‘做到’到‘做好’的根本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