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三季報發布,機械行業整體延續上半年略微低迷的態勢,以工程機械領域為例,幾大龍頭企業業績明顯下滑。在一片不溫不火之中,環保裝備異軍突起,尤為值得關注。
環保裝備三季報顯示,龍凈環保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凈利潤同比增長86.25%;菲達環保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09%,凈利潤同比增長106.71%。
此外,因為脫硫、脫硝銷售收入的大幅增長,雪迪龍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83%,凈利潤同比增長27.96%;借力于公司大氣監測產品的熱銷,先河環保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3.1%,凈利潤同比增長15.93%。
對于環保裝備領域來說,政策風向是毋庸置疑的。今年年初,國家環保部就明確表示,當前要重點解決大氣污染、水污染、農村環保三大問題。于是乎,樂抓機遇搭上政策順風車的企業便順勢駛向暖春地界。
2013年11月1日,在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的“重金一號”環保科技系列成果鑒定會上,珠海國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說到,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污水處理需求逐年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量也隨之急劇增加。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教授何悅也曾提到這一現象。他說,根據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我國每年城鎮污水處理量相當于一個三峽水庫總庫容,但這座“水庫”吐出的污泥80%未得到處理,極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和市場需求相匹配的環保設備應運而生,李志所在的企業將目光聚焦在污泥重金屬污染治理領域,并研發出以環保凝膠材料移除污泥重金屬新裝備——“重金一號”環保科技系列產品。
11月1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經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等多位專家的評審,上述污泥治理創新成果“環保凝膠材料移除污泥重金屬及污泥深度脫水新技術、新裝備和系列新產品”在北京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據介紹,應用“重金一號”環保系列成果,不僅能將人類生產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污泥中所含的重金屬成分被完全分離并得到妥善處理,“凈化”后的垃圾與污泥還可作為肥料進行二次利用,或被制成生態沙漠保水磚用于沙漠治理,從而實現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
當然,對于環保裝備企業來說,除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是更為關注的話題。李志算了這樣一筆賬:若按日處理100噸濕泥和制備100噸有機質顆粒規模建設,廠房及設備生產線總投入1200萬元,能實現年度總收入約2860萬元,營運成本可控制在1250萬元以內。
“這么算,完全符合投入產出的要求,也順應國家節能環保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他非常看好這一市場,“我們每臺設備的價格在89萬~490萬元,可以覆蓋不同層級用戶的需求。”
“隨著支持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進入實施階段,環保裝備將成為機械行業增長的亮點。”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展望四季度,我國裝備工業總體仍將保持“平穩”態勢,而環保裝備必將成為其中的亮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