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兩大環保裝備規范條件公布 千億市場近在眼前

時間:2018-08-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工信部制定了《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和《環保裝備制造行業(環境監測儀器)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出臺該兩項規范條件,旨在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環境監測儀器)高質量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兩大環保裝備規范條件公布 千億市場近在眼前】近日,工信部制定了《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和《環保裝備制造行業(環境監測儀器)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出臺該兩項規范條件,旨在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環境監測儀器)高質量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產業迎來新機遇

環境裝備行業涉及到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物、噪音污染等九大領域,而這些領域的治理都離不開儀器儀表的發展。此次發布的《環保裝備制造行業(環境監測儀器)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中主要涉及到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固體廢棄物、環境生物、環境放射性和環境噪聲等領域監測及實驗室分析所使用的專用儀器。

《環保裝備制造行業(環境監測儀器)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的出臺有利于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對于環境檢測和儀器儀表企業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會。

截至目前,囊括空氣環境監測、水質監測、污染源監測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框架已經初步形成。加上“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為環境監測行業的轉型升級與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主基調。2017年,我國出臺了不低于100項的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在政策上不留余地地進行扶持,推動環境監測新技術、新產品與新解決方案的推廣與應用,推動環境監測領域日益科學合理。

據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的有關數據,從2010年~2016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2.8%。環境監測市場規模2016年時為434億元,2017年達到約470億元,2018年有望再上一個臺階,輕松突破500億元。根據市場分析機構預測,到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的潛在市場空間可以達到1200億元。

環境監測行業內的5家上市公司2017年度環境監測設備的銷售額共計達到31.4億元,同比增長34.8%。日前,聚光科技發布半年預報,公司預計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23.71萬元~18268.4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至80%。

隨著環境監測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大型企業由于自身的技術優勢、品牌影響力、成套的解決方案及服務的多樣化,再加上諸如PPP等多種新型商業模式的興起,必將占領越來越多的環境監測產品市場份額。

企業要有申請資格

此前,工信部已針對大氣污染防治裝備這一領域制定了《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并先后公布了三批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近期發布的《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和《環保裝備制造行業(環境監測儀器)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屬于水污染防治裝備、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兩大重點發展領域。那么到底是怎樣的企業才能“入圍”呢?

以環境監測儀器領域為例,企業經營范圍必須涵蓋環境監測儀器,即用于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固體廢棄物、環境生物、環境放射性和環境噪聲等領域監測及實驗室分析所使用的專用儀器。除了生產工藝、裝備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具備與研發設計能力、生產制造規模相適應的固定場所,環境監測儀器銷售收入占本企業當年總收入的50%以上等七大基本要求之外,規范條件還對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產品、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人員培訓、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要求。

據了解,意見稿還要求企業應具有獨立研發和創新能力;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應占企業職工總數的10%以上;近三年每年用于研發投入的費用占企業銷售收入總額比例不低于6%或投入總額不低于2000萬元;近三年獲得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制造領域的授權專利(包括軟件著作權)不少于10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不少于1項)。

從一系列要求當中不難看出,企業想要申請資格,需要具有獨立研發和創新能力。這一點不光要體現在研發機構和產研合作方面,還要體現在人才隊伍、研發投入及專利數量上。從企業規模、生產管理、產品質量,到廢棄物處理、資源利用等方面,都要符合一定的標準。

檢測設備長期利好

其實早在“十二五”期間,包括《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方案》在內的多部環境監測政策便陸續出臺,而“水十條”及“大氣十條”等環保政策的落地,都大大刺激了環境監測市場需求的爆發。“十三五”以來,環境監測行業景氣度得以延續,并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勢頭。

據了解,未來一段時期內,環境監測市場空間的來源主要側重于四大方面:第一,環境監測網絡的拓展,從省級到地級,再到縣級,全面覆蓋;第二,監測指標的不斷增加,譬如VOCs及重金屬監測等空間巨大;第三,監測空間的擴大,從地面向空中和地下延伸;第四,監測領域的拓展,從空氣、水向土壤傾斜。

按照國家規劃,空氣、地表水和土壤的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將在2020年全面建成,為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更加完善的數據保障,所以2018年~2020年的三年時間里,環境監測設備與服務需求,將達到一波高峰。

至于更長遠的發展,據業內人士透露,為實現2035年建成與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的目標,“十四五”期間,國家會繼續加大環境監測的投入。

作為環境管理“頂梁柱”的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建設推進的大背景下將不斷被強化。同樣需要認識到,在環境監測產業繁榮背后,是國家推動環境監測體系的強力驅動。有理由相信,隨著環境監測向科學化、精細化、現代化轉型升級后,我國環境監測市場將會開辟更宏大的市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