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歐美國家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加速行業市場化

時間:2013-11-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除了歐洲之外,英利開始向外拓展非洲、拉美、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對內深挖國內市場潛力,從而改變對歐洲市場的高度依賴。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對中國光伏產業遭遇“雙反”兩年來最好的形容。

兩年前,在美國發起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雙反前,中國光伏產品90%以上是出口到歐美國家。滅頂之災曾一度成為光伏產業的熱詞,但是如今的光伏產業卻呈現出了不一樣的天地。“雖然出口歐美國家的光伏組件的量在減少,但是可以看到中國光伏產品對日本、加拿大、印度等5個光伏新興國家的出口數量在出現不同倍數的增加。”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紅煒在2013國際能源戰略智庫峰會上表示,這5個地區的量加起來大約占了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國外總量的81%,而這一數字恰恰等于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洲的數量。“不可否定,這種結果實屬無奈,但是可以看到光伏市場在慢慢擴大,不僅僅局限于歐美。”一家光伏企業高層這樣感嘆道。

拓展光伏新興地區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太陽能光伏產品分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光伏電池片及組件對外出口額銳減30.97%至65.22億美元,其最核心原因是出口價格下降41.07%,盡管出口量增長17.02%。

這些則源自2年前的光伏雙反。2011年10月18日,一家德國光伏企業在美國向美國商務部和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對中國光伏產品在美銷售實行調查。一年后,2012年10月10日,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加收33%—249%的關稅仲裁。隨后不久,歐盟也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雙反調查。2013年8月6日,歐盟對中國出口歐洲的光伏產品實行價格限制和總量限制。

如今,中國光伏產品產量在增長,但是價格卻在下降。“可以看出光伏產業競爭之殘酷,中國對歐美出口確實是在大幅下降。”紅煒如是說。

浙江宏業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顏衛兵表示,雖然光伏組件有所回暖,但是作為產業鏈的前端目前還“很冷”。“現在行業整體利潤在下滑。”顏衛兵表示,利潤空間已經非常狹小,過去或許可以達到50%的利潤,但現在只有5%左右了。

不過,東邊日出西邊雨。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銷售(國際)總公司副總經理楊明表示,雙反倒逼中國拓展新市場。

楊明介紹說,除了歐洲之外,英利開始向外拓展非洲、拉美、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對內深挖國內市場潛力,從而改變對歐洲市場的高度依賴。

機電商會數據顯示,在新興市場中,針對日本、印度和南非這三個國家的出口增長尤為顯著。其中,對日本出口12.9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三倍。印度同比增長近兩倍。最夸張的是南非市場,增長尤其迅猛,出口額達2.5億美元,同比增長22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光伏大省江蘇省,2012年光伏產品出口量大幅下降,但是,2013年,江蘇省光伏產品出口增長了70%多。在中國,江蘇省出口量占到全國出口總量的70%。

產業環境發生質變

2011年年初時,有市場競爭力的光伏企業市場占有率是40%,而2012年則上升到45%,2013年上半年則達到50%,趨于一種良性發展。同時可以看到,2012年業界共識是銷售得多賠的也多,而從今年開始,有競爭力的企業不僅市場占有率份額在增加,同時企業收益正在發生變化,天合、英利等光伏企業從一季度的4%提高到二季度的12%。

可以說,“歐美光伏雙反對中國光伏產業環境起到了根本性變化,或者說是質的變化。”紅煒認為,這與國家對光伏產業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

國內市場被迅速放大。2011年年初國家制定《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時對裝機容量目標確定為5吉瓦,而最終確定的目標則是35吉瓦,徒增了7倍。“在開啟國內市場的同時,我們政策還需要進一步的執行力,更需要銀行的大力支持而不是規避。”上述高層這樣感嘆道。

顏衛兵認為,光伏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出現這些現象,不過雙反加速了這一進程。“中國光伏在中國能源經濟中所占的比還是非常非常小。”紅煒認為,國際經濟體制發達國家光伏產業的整合已經遠遠走在了中國光伏產業整合的前列。

這不得不提光伏大佬無錫尚德。2013年10月8日,無錫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稱,經過兩個多月的廣泛招募和遴選,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意向戰略投資候選人終于浮出水面,暫定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為戰略投資候選人。“整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上述高層表示。

目前,光伏產業還沒有實現完全市場化,還需要依靠政府補貼等,還缺少市場因素,當雙反出現后則增加了市場因素,正是有這些外部作用,幫助光伏企業慢慢走向完全市場化,雙反對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有積極意義。紅煒表示,如果中國光伏企業能夠渡過雙反難關,一定能增加國際競爭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